• [  shān māo  ]
  • ㄕㄢ ㄇㄠ
  • MMM QTA
  • 名词

山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豹猫。哺乳动物。外形与家猫相似。尾巴较粗。毛棕黄、灰黄或橙黄。背上有暗色虎斑。常栖森林岩穴间,性凶猛,食小鸟、野鼠等,有时也食家禽。毛皮可制衣物。

引证解释

⒈  即豹猫。哺乳动物。外形与家猫相似。尾巴较粗。毛棕黄、灰黄或橙黄。背上有暗色虎斑。常栖森林岩穴间,性凶猛,食小鸟、野鼠等,有时也食家禽。毛皮可制衣物。

国语辞典

⒈  豹猫的别名。参见「豹猫」条。

⒉  老虎。

《西游记·第一三回》:「长老休走,坐在此间。风响处,是个山猫来了,等我拿他家去管待你。」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们这时候还要过岗子,可是不要命喝粥了!我告诉你们,这山上两月头里出了一个儿山猫,前几天儿的工夫伤了两三个人了。」

山猫(shan mao)同音词

  • 1、骟猫[shàn māo ]

    1.阉割过的猫。

  • 2、衫帽[shān mào ]

    1.凉衫便帽。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

  • 3、山毛[shān máo ]

    1.山中可供食用之物。

  • 4、山峁[shān mǎo ]

    1.方言。圆顶的小山头。

山猫词语接龙

  • 1、指时装模特儿表演时走的台步,因为这种步子类似猫行走的样子,所以叫猫步。
  • 2、1.指壁上供猫进出的洞。
  • 3、1.方言。躲在家里过冬。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门。
  • 4、1.方言。谓不务正业,赋闲在家。
  • 5、1.古代行巫术者畜养的猫。谓有鬼物附着其身,可以咒语驱使害人,因称。
  • 6、1.哺乳动物。体大如猫,从颈部﹑前臂﹑后足至尾端有披毛的飞膜,能在树间滑翔。栖息热带树林中,日间倒悬在树上,夜间活动,以树叶和果实为食。
  • 7、1.猫和虎。古代以为有益于农事的神物。
  • 8、1.亦称"猫睛石"。 2.具幻光性的金绿宝石亚种,表面具有猫儿眼睛中所见的垂直闪光亮带。是著名的装饰宝石。
  • 9、1.对爱猫成癖者的戏称。 2.即猫睛石。
  • 10、哺乳纲食肉目的一科。颜面短;臼齿较少,裂齿发达;舌面有钩状角质突起;前掌能转动,爪尖而弯曲,且能伸缩。如家猫、猞猁、狮、虎、豹等。
  • 11、1.茅坑。厕所里的粪坑。
  • 12、1.狸的一种。俗称野猫。
  • 13、1.方言。指搞小动作﹑耍花招等不正当手段。
  • 14、尿1.方言。指酒。表示憎厌或讥讽。
  • 15、1.即牦牛。
  • 16、1.猫。
  • 17、1.旧时民间称朝廷内官的家人。
  • 18、1.笋的别名。
  • 19、1.又称熊猫﹑大熊猫﹑大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尾短。毛密而有光泽。眼周﹑两耳﹑四肢和肩部黑褐色,其余部位均为白色。性耐寒,生活在高山有竹丛的树林中,吃竹叶﹑竹笋。仅产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南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贵的动物。
  • 20、1.即猫睛。宝石名。 2.形容晶莹发亮的眼睛。
  • 21、1.方言。弯腰。
  • 22、1.喂猫的小鱼。
  • 23、1.即豪猪。
  • 24、1.竹的一种。

山猫的相关查询

山猫的意思解释、山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