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 ɡuàn  ]
  • ㄒ一ˊ ㄍㄨㄢˋ
  • NU NXM
  • 名词动词

习惯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

habit; custom; practice;

⒈  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

习惯于做艰苦工作。

be accustomed to;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习贯”。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
汉 应劭 《<风俗通>序》:“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
郁达夫 《沉沦》一:“这也是他近来的一种习惯,看书的时候,并没有次序的。”

⒉  习俗,风尚。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那么您死啦,没有棺材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都是一种习惯!”
杨朔 《征尘》:“我掏出两角钱递给他,不知应该说什么。假如习惯允许我的话,我真想拥抱他。”

⒊  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生便遣 三娘 操作。

三娘 雅不习惯,然承顺殊怜人。”
巴金 《灭亡》第八章:“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月就完全习惯了,犹如在自己家里一般。”

国语辞典

⒈  逐渐适应。

如:「她已习惯都市里繁忙的生活步调。」

不惯

⒉  长期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模式或地方风尚。

《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风俗 习气 习性

习惯(xi guan)同音词

  • 1、禊馆[xì ɡuǎn ]

    1.犹禊堂。

  • 2、犀管[xī ɡuǎn ]

    1.用犀角制的毛笔管。亦借指毛笔。

  • 3、戏馆[xì ɡuǎn ]

    1.剧场的旧称。

  • 4、习贯[xí ɡuàn ]

    1.见"习惯"。

  • 5、西关[xī ɡuān ]

    1.关隘名。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七宝山上﹐隔濡须水与东关对峙。三国时为吴魏间军事要冲。 2.关隘名。在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本名平靖关﹐与黄岘﹑武阳合称"义阳三关"。平靖在西﹐故习称"西关"。 3.关隘名。指函谷关。 4.关隘名。指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

  • 6、西官[xī ɡuān ]

    1.宋代亲王女婿的别称。

  • 7、西馆[xī ɡuǎn ]

    1.三国时陈思王曹植的邸第称"西馆"。后遂以为亲王邸第的代称。 2.宋代御书库名。

  • 8、奚官[xī ɡuān ]

    1.官名。职司养马。晋置﹐属少府。 2.官署名。南朝﹑隋﹑唐皆置﹐属内侍省。掌守宫人疾病﹑罪罚﹑丧葬等事。多以犯罪者从坐之家属为之。 3.谓奚人内附为官者。

  • 9、洗盥[xǐ ɡuàn ]

    1.洗手洗脸。

  • 10、徙官[xǐ ɡuān ]

    1.迁徙官职。亦指被迁之官。

习惯词语接龙

  • 1、便1.习惯,习以为常。
  • 2、1.习以为常,经常。如:手头多留出些现金,他们的客户惯常需要更多的钱。
  • 3、1.宠爱纵容。
  • 4、1.穿过。
  • 5、1.经常抢夺别人财物,从事盗劫活动的人。
  • 6、1.犹轻慢。
  • 7、经常犯罪而屡教不改的罪犯。
  • 8、经常抢劫的匪徒。
  • 9、1.犹经常。习惯于用。
  • 10、经常使用的手段(贬义):~重演。
  • 11、指惯于做某种事情的人;老手(多含贬义)。
  • 12、1.熟练敏捷。
  • 13、1.习惯,惯常所经历的。
  • 14、1.顺口,口头上习惯的。
  • 15、1.指人体的背脊。
  • 16、1.由于惯性的作用而产生的冲力。
  • 17、1.不止一次经过,惯常经过。
  • 18、①一向的做法;常规:拓破~丨因循~丨国际~。 ②司法上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过去曾经施行、可以仿照办理的做法或事实。
  • 19、物体惯性的大小。惯量是用物体质量的大小来表示的,质量大的,惯量也大。
  • 20、1. 诈骗成性的人。
  • 21、经常盗窃的人。
  • 22、使1.习惯于使用。 2.纵容,姑息。
  • 23、1.犹冠世。谓为当代第一。
  • 24、1.办事老练。

习惯的相关查询

习惯的意思解释、习惯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