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àn jì  ]
  • ㄈㄢˋ ㄐ一ˋ
  • QTB NNU
  • 动词

犯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违犯禁忌或忌讳。

触讳犯忌。

violate a taboo;

引证解释

⒈  触犯忌讳。

汉 王充 《论衡·偶会》:“一家犯忌,口以十数,坐而死者,必禄衰命泊之人也。”
宋 苏轼 《徐大正真赞》:“儒不乱法,侠不犯忌。”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猫怪三则》:“猫曰:‘无有不能言者,但犯忌,故不敢耳。’”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文学》的《论坛》,写了两篇,都是死样活气的东西,想不至于犯忌。”

国语辞典

⒈  违犯禁忌。

犯讳

犯忌(fan ji)同音词

  • 1、梵迹[fàn jì ]

    1.佛寺的墟迹。 2.指佛像。

  • 2、梵偈[fàn jì ]

    1.佛经中的唱颂词。

  • 3、梵寂[fàn jì ]

    1.犹禅定。

  • 4、反击[fǎn jī ]

    回击:~战ㄧ奋起~。

  • 5、反激[fǎn jī ]

    1.用反话刺激。

  • 6、反籍[fǎn jí ]

    1.归还天子之位。

  • 7、反己[fǎn jǐ ]

    1.反回头来要求自己。

  • 8、凡迹[fán jì ]

    1.常人的行迹。

  • 9、凡几[fán jǐ ]

    1.共计多少。

  • 10、烦积[fán jī ]

    1.郁结。

犯忌词语接龙

  • 1、1.嫉妒他人的才华或才能。
  • 2、先辈去世的日子(旧俗这一天忌举行宴会或从事娱乐,所以叫忌辰)。
  • 3、〈书〉顾忌;畏惧:肆无~。
  • 4、1.猜忌陷害。
  • 5、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心ㄧ~人。
  • 6、1.亦作"忌妒"。 2.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 7、1.憎恨坏人坏事。
  • 8、1.怨愤;嫉恨。
  • 9、1.忌讳之事。
  • 10、1.妒忌。
  • 11、1.犹憎恨。
  • 12、①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过年过节~说不吉利的话。 ②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在学习上,最~的是有始无终。 ③〈方〉指醋。
  • 13、1.犹忌恨。
  • 14、1.见"忌嫉"。
  • 15、1.亦作"忌疾"。 2.妒忌,猜忌。
  • 16、1.禁忌,忌讳。
  • 17、1.亦作"忌克"。亦作"忌刻"。 2.谓心存妒忌而欲驾凌于人。亦泛指为人妒忌刻薄。 3.犹忌恨。
  • 18、对人忌妒刻薄。也作忌克。
  • 19、因有病或其他原因忌吃不相宜的食品。也说忌嘴。
  • 20、1.妒忌。
  • 21、1.旧时陋俗称自祭灶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至翌年正月初五日禁忌外姓妇女入门。
  • 22、1.孕妇的乳汁。
  • 23、1.妒妇。
  • 24、1.谓有所顾忌。

犯忌的相关查询

犯忌的意思解释、犯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