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ū fú  ]
  • ㄕㄨ ㄈㄨˊ
  • WFKH QWB

舒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鸭。

引证解释

⒈  即鸭。

《礼记·内则》:“舒鳧翠。”
《尔雅·释鸟》:“舒鳧,鶩。”
郭璞 注:“鸭也。”
郝懿行 疏:“谓之舒者,以其行步舒迟也。”

舒凫(shu fu)同音词

  • 1、鼠伏[shǔ fú ]

    1.谓如鼠伏地,隐踪躲藏。 2.比喻降服。

  • 2、鼠妇[shǔ fù ]

    1.亦作"鼠?"。 2.虫名。古称伊威,又名鼠负潮虫。体形椭圆,胸部有环节七﹐每节有足一对,栖于阴湿壁角之间。

  • 3、鼠负[shǔ fù ]

    1.虫名。又名鼠妇。

  • 4、竖夫[shù fū ]

    1.低贱的人。

  • 5、竖拂[shù fú ]

    1.《景德传灯录.齐安禅师》:"有讲来参,师问云:'坐主,蕰何事业?'对云:'讲《华严经》。'师云:'有几种法界?'对云:'广说则重重无尽,略说有四种法界。'师竖起拂子,云:'遮个是第几种法界?'坐主沉吟,徐思其对。"本谓高僧谈禅说理时竖起拂尘,用以难倒对方。后有"竖拂"一语本此。

  • 6、述附[shù fù ]

    1.犹承袭。

  • 7、叔服[shū fú ]

    1.复姓。春秋晋有叔服子要。见《通志.氏族四》。

  • 8、叔父[shū fù ]

    1.通称父亲的弟弟。 2.周朝天子称同姓小邦诸侯为叔父。

  • 9、枢府[shū fǔ ]

    1.主管军政大权的中枢机构。宋代多指枢密院,明和清初多指内阁,清雍正以后多指军机处。

  • 10、枢辅[shū fǔ ]

    1.旧时指中央掌军权的大臣。

舒凫词语接龙

  • 1、1.古国名。即夫馀。在今东北地区。
  • 2、1.道家导引术的一种。 2.浮游。
  • 3、1.见"凫藻"。
  • 4、1.亦作"凫薻"。 2.谓凫戏于水藻。比喻欢悦。
  • 5、1.《周礼.考工记.凫氏》:"凫氏为钟。"因以"凫钟"称作为乐器的铜钟。
  • 6、1.鸭形的船。
  • 7、1.汉梁孝王兔园中的渚名。 2.野鸭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
  • 8、1.即鸭子。
  • 9、1.铸成凫形的酒尊。
  • 10、1.渡船。
  • 11、1.幼凫。
  • 12、1.鸭形的船。
  • 13、古书上指荸荠。
  • 14、1.见"凫茈"。
  • 15、1.浮游。
  • 16、1.即凫舟。
  • 17、1.据《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王乔任叶县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凫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 18、1.双凫相背分飞。比喻分离。
  • 19、1.像凫一样蜷伏。
  • 20、1.酒名。
  • 21、1.鸭肉羹。
  • 22、1.饰有凫羽的旗。
  • 23、1.野鸭的小腿。
  • 24、1.少汁的鸭肉羹。语出《楚辞.招魂》:"鹄酸臇凫,煎鸿鸧些。"洪兴祖补注:"此言以酢浆烹鹄凫为羹﹐用膏煎鸿鸧也。"

舒凫的相关查询

舒凫的意思解释、舒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