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ì zhì  ]
  • ㄌ一ˋ ㄓˋ
  • GMY RF
  • 名词

丽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美好的气质;佳人,美人。

天生丽质。

born beauty;

引证解释

⒈  美好的资质。亦指品貌。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倾城倾国,思昭示於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於前史。”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妻》:“以卿丽质,何之不可。”

⒉  指美人。

南朝 梁简文帝 《妾薄命》诗:“名都多丽质,本自恃容姿。”
宋 柳永 《抛球乐》词:“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
清 周亮工 《书影》:“后误纳一丽质,为其夫殴死。”

国语辞典

⒈  资质佳美。

唐·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文选·魏文帝·与钟大理书》:「谨奉赋一篇,以赞扬丽质。」

⒉  美人。

南朝梁·简文帝〈妾薄命篇十韵〉:「名都多丽质,本自恃容姿;荡子行未至,秋胡无定期。」

丽质(li zhi)同音词

  • 1、礼职[lǐ zhí ]

    1.指有关礼仪之职务。

  • 2、礼至[lǐ zhì ]

    1.古乐章名。

  • 3、礼志[lǐ zhì ]

    1.言礼之书。 2.指史书中记载有关礼仪制度的篇章。如:《晋书.礼志》;《宋书.礼志》。

  • 4、礼制[lǐ zhì ]

    1.礼仪制度;国家规定的礼法。

  • 5、礼治[lǐ zhì ]

    1.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礼,指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仪式等。儒家自孔子起即提倡礼治,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遵守礼制,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 6、礼秩[lǐ zhì ]

    1.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

  • 7、礼贽[lǐ zhì ]

    1.见面时进献的礼物。

  • 8、俪祉[lì zhǐ ]

    1.向他人夫妇祝福之辞。多用于书信。

  • 9、李贽[lǐ zhì ]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对汤显祖、冯梦龙、袁宏道等有重要影响。有《焚书》、《藏书》、《续焚书》、《李温陵集》等。

  • 10、利趾[lì zhǐ ]

    1.善走。一说,与"利跂"同。出众。

丽质词语接龙

  • 1、1.质正判析。
  • 2、1.当票。
  • 3、1.证实。
  • 4、1.作人质的妇女。
  • 5、1.当铺。
  • 6、朴实淳厚:民风质朴|性情质朴|为人方正质朴。
  • 7、1.契约,契据。
  • 8、1.犹典钱。
  • 9、1.质朴坚强。
  • 10、1.根据实际情况。请,通"情"。
  • 11、1.典押借贷的契券。
  • 12、1.质朴诚信。
  • 13、1.质正核实。
  • 14、1.诘问,谴责。
  • 15、1.古代官名。执掌评估市场物价等事。
  • 16、1.质朴仁爱。
  • 17、1.人质和任子。
  • 18、1.质地色泽;质地成色。
  • 19、1.形容迟钝纡缓。
  • 20、1.古国名。又称宿沙。
  • 21、1.古指当铺。
  • 22、1.典押人身。
  • 23、1.质对审讯。
  • 24、1.质实省俭。

丽质的相关查询

丽质的意思解释、丽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