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ín qiānɡ  ]
  • ㄑ一ㄣˊ ㄑ一ㄤ
  • DWT EPW
  • 名词

秦腔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流行于中国西北各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发展而成的,是梆子。腔的一种。也叫“陕西梆子”。泛指北方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

Shanxi Opera;

引证解释

⒈  戏曲剧种。俗称梆子,流行于 陕西 以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西北地区本属古 秦 地,故名秦腔。音调激越高亢,节奏鲜明,善于表现悲壮、激昂和凄楚的情感。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咸丰 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谓梆子腔也。”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十二章:“生宝 很喜欢 有万 心宽体胖,和谁都能说笑、打闹,撅起屁股拉屎的时候,还唱着那么几句很不内行的秦腔。”

国语辞典

⒈  一种流行于西北各省区的板腔体剧种。在同州梆子的基础上,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而成 为秦腔。

⒉  北方梆子的统称。

英语翻译

Qinqiang, an opera style popular in northwest China, possibly originating in Ming dynasty folk music, Shanxi opera

德语翻译

opéra Qinqiang

法语翻译

Shaanxi Oper (S)​

秦腔(qin qiang)同音词

  • 1、亲强[qīn qiánɡ ]

    1.亲睦强固。

秦腔词语接龙

  • 1、1.乐曲的调子和节拍。 2.引申为花招。
  • 2、1.腔肠动物的内腔。如:腔肠动物。
  • 3、1.指音乐﹑戏曲﹑歌曲等的调子。 2.指诗词文章的声律格调。 3.指说话的声音﹑语气;亦指人动作的模样。
  • 4、1.犹规矩或门径。
  • 5、1.调子﹐音调。 2.口音﹑腔调。
  • 6、1.唱腔节奏。
  • 7、1.犹言腔调气派。
  • 8、1.口音。
  • 9、1.胸腹;躯体。 2.曲调;声调;语气。 3.犹言腔调架势。
  • 10、肠动物1.腔肠动物门的动物。
  • 11、鸧鸧1.象声词。金属撞击声。鸧,通"锵"。 2.步趋有节貌。鸧,通"跄"。
  • 12、鸧鹒1.黄鹂。
  • 13、鸧鸹1.亦作"鸧括"。 2.水鸟名。似鹤,苍青色。亦称麋鸹。
  • 14、鸧鸡1.鸧鸹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鸧鸡》。
  • 15、鸧金1.用金作为装饰。
  • 16、鸧括1.见"鸧鸹"。
  • 17、鸧麋1.鸧鸹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鸧鸡》。
  • 18、鸧鴳1.青鸟。
  • 19、鸧鷃1.见"鸧鴳"。
  • 20、鸧鸆1.传说中的九头鸟。
  • 21、强旅1.亦作"强旅"。 2.劲旅,强大的军队。
  • 22、强膂1.草名。即狗脊。蕨类植物,多年生草本。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可供食用和酿酒,有些地方亦以入药。
  • 23、强率1.勉强附和,勉强服从。
  • 24、强迈1.犹豪迈。

秦腔的相关查询

秦腔的意思解释、秦腔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