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ù xiǎo  ]
  • ㄈㄨˋ ㄒ一ㄠˇ
  • BWF IH
  • 名词

附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附属小学的简称。

引证解释

⒈  附属小学的简称。

国语辞典

⒈  附属小学的缩称。

如:「师院附小」。

英语翻译

subsidiary primary school (originally attached to an institute, university etc)​, abbreviation of 附屬小學|附属小学

附小(fu xiao)同音词

  • 1、服小[fú xiǎo ]

    1.谓甘居人下。

  • 2、腹枵[fù xiāo ]

    1.同"枵腹"。 2.空腹﹐饿着肚子。

  • 3、腹笑[fù xiào ]

    1.犹暗笑。

  • 4、覆校[fù xiào ]

    1.复查;校对。

  • 5、伏小[fú xiǎo ]

    1.甘愿处于低下的地位。

  • 6、服孝[fú xiào ]

    1.带孝。穿孝服﹑佩黑纱或戴白花等表示哀悼。

  • 7、符効[fú xiào ]

    1.见"符效"。

  • 8、符效[fú xiào ]

    1.亦作"符効"。 2.指表示吉凶的征兆。 3.效验。

  • 9、浮消[fú xiāo ]

    1.虚耗。

  • 10、浮嚣[fú xiāo ]

    1.浮躁;不踏实。

附小词语接龙

  • 1、1.小村落。 2.短暂而随便地聚会。 3.小量积聚。
  • 2、1.制作较细的鞋。
  • 3、1.篇幅短小的著作;小幅书画。 2.指小的卷状物。
  • 4、1.微倦。
  • 5、1.狭幅的绢。
  • 6、1.谓小有觉悟。 2.稍微觉得。
  • 7、1.兵卒。 2.指戏剧演出中跑龙套的人。
  • 8、1.周代称诸侯之妻。 2.称皇后。 3.对无亲族关系的长辈或所尊敬者之妻妾的尊称。
  • 9、1.旧称资本家的儿子﹐即小老板。
  • 10、1.防身内甲。
  • 11、1.楷体小字。三国魏锺繇等所创。
  • 12、1.轻视。
  • 13、①儒家指比“大同”理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其特征为“天下为家”,即天下为一家一姓之天下,国家政权父子相传,兄弟相及,并以礼义作为纲纪来维护社会制度和秩序。主要指夏禹、成汤、周文王、周武王统治时期。参见“大同”(381页)。 ②指家庭经济较宽裕,过着中等水平的生活:小康之家|家道小康。
  • 14、1.古代三年一次的考绩。 2.旧时童生应县试﹑生员应学政府考的俗称。 3.各级学校的临时测验或期中考试。 4.特指清廷对宗室成员掌握满语及弓马术的考试。 5.谓简略的考证。
  • 15、1.谓细小繁密的事情。
  • 16、1.小病。
  • 17、①平常;轻微:非同小可|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 ②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小可江东人氏。
  • 18、1.稍稍不如。 2.谓稍稍减少﹐或谓稍稍减轻。
  • 19、1.犹小节。小的操守。
  • 20、1.稍微怠慢。 2.稍微简省。 3.简短的书信。 4.宋宣和以后﹐士大夫间通问﹐用骈俪文的笺启;又另附散文体手书﹐称为小简。
  • 21、1.指瘦小的驴马。 2.小的困踬。
  • 22、1.小见识;浅见。 2.略见﹐略知。 3.汉代诸侯王朝见天子的仪制之一。即于禁门内宴见﹐为非正式的朝见。
  • 23、1.夏历的小月。也称"小尽"。清代时宪历每月下例载"某月大(或小)﹐建某某"﹐建谓斗柄所指﹐如甲子﹑乙丑等。后来误将建字连读﹐因有大建﹑小建之称。
  • 24、1.微贱;低贱。

附小的相关查询

附小的意思解释、附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