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称量。
⒉ 估计;猜度。
⒊ 安排;处理。
引《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贫且贱。及长,尝为 季氏 吏,料量平。”
引唐 李涉 《送颜觉赴举》诗:“颜子 将才应四科,料量时辈更谁过。”清 姚念曾 《一枝春》词:“料量心事,算情重,也难凭据。”叶敬常 《和哲夫罗冈探梅原韵》:“冥想幽香终我与,料量寒萼为君开。”
引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汝一切料量安妥后,即载其槥回 苏。”《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金凤 媳妇是个细腻风光,便叫他料量盐米。”孙中山 《致国民党党员书》:“﹝ 孙文 ﹞乃命 汪精卫 至 上海,料量此事。”
1.明白﹑懂事的样子。
(声音)清晰响亮:歌声~ㄧ阵地上吹起了~的冲锋号。也作嘹喨。
同‘嘹亮’。
1.谓声音响亮。寮,通"嘹"。
1.犹明白。
1.清越响亮。后多作"嘹亮"。
1.同"寥亮"。 2.声音清晰响亮。
1.怅恨貌。
1.犹嘹亮。声音清脆而响亮。
1.犹嘹亮。 2.高远明亮。
料量的意思解释、料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