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秦时伏日祭祀名。
⒈ 秦 时伏日祭祀名。
引《汉书·郊祀志上》:“秦德公 立,卜居 雍 ……用三百牢於 鄜畤。作伏祠。”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六月伏日也。 周 时无,至此乃有之。”
1.见"肤辞"。
1.亦作"肤词"。 2.肤浅空泛的言辞。
1.背负芒刺。喻恐惧不安。典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魏书.孝庄帝纪论》:"未闻长辔之策,遽深负刺之恐。"后亦用为自我惕励之词。
1.谓赏赐财物助办丧事。亦指助办丧事而赠予的财物。
1.见"凫茈"。
1.意义重复的词句。
1.再度;又。 2.犹言其次。
1.承认罪责之词。
1.见"服词"。
1.招供之词。
伏祠的意思解释、伏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