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uān lù  ]
  • ㄩㄢ ㄌㄨˋ
  • PQBG KHTG

鹓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鹓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

⒉  比喻有才德者。

引证解释

⒈  鵷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

《隋书·音乐志中》:“怀黄綰白,鵷鷺成行。文赞百揆,武镇四方。”
宋 叶适 《送叶路分》诗:“君今幅巾鵷鷺行,切勿著带貔虎傍。”
清 赵翼 《丙子元旦早朝》诗:“千行鵷鷺集初寅,肃听鸣鞭拜舞匀。”

⒉  比喻有才德者。

《北齐书·文苑传序》:“於是辞人才子,波骇云属,振鵷鷺之羽仪,纵雕龙之符采。”
唐 储光羲 《群鸦咏》:“冢宰收琳琅,侍臣尽鵷鷺。”
宋 马纯 《题能仁寺壁》诗:“十年衰病卧林泉,鵷鷺羣飞竞刺天。”

国语辞典

⒈  鹓与鹭飞行时排列整齐有序。比喻朝官整齐的行列。也作「鸳鹭」。

《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序》:「振鹓鹭之羽仪,纵雕龙之符采。」
《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怀黄绾白,鹓鹭成行。」

鸳行 鹓行

鹓鹭(yuan lu)同音词

  • 1、远路[yuǎn lù ]

    1.遥远的道路。 2.远地。

  • 2、员録[yuán lù ]

    1.名籍。

  • 3、园庐[yuán lú ]

    1.田园与庐舍。

  • 4、鸳鹭[yuān lù ]

    1.鸳鸯和鹭鸶。 2.鹓鹭。比喻朝臣。

  • 5、鹓胪[yuān lú ]

    1.形容依次排列。

  • 6、原陆[yuán lù ]

    1.原野,田地。

  • 7、原路[yuán lù ]

    1.来时走过的路。

  • 8、源陆[yuán lù ]

    1.未开发的土地。

  • 9、圆颅[yuán lú ]

    1.头颅。借指人。

鹓鹭词语接龙

  • 1、1.鹭鸶。
  • 2、翿1.用白鹭羽制成的舞具。形似雉扇,或似伞。
  • 3、1.古乐器。在穿径的鼓柱上饰以翔鹭,故名。通称建鼓。
  • 4、1.《魏书.官氏志》:"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望。"后因以"鹭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
  • 5、1.厦门的古称。
  • 6、1.亦作"鹭?"。 2.鹭。因其头顶﹑胸﹑肩﹑背部皆生长毛如丝,故称。
  • 7、1.汉枚乘《七发》:"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后因以"鹭涛"指波涛。 2.比喻人的才情。
  • 8、1.指朝官的班次。
  • 9、1.白鹭群飞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
  • 10、屿1.即厦门。厦门别称鹭门岛。
  • 11、1.白鹭的羽毛。古人用以制成舞具。 2.借指白鹭。
  • 12、1.亦作"鹭鹓"。 2.二鸟群飞有序,因用以比喻班列整肃有序的朝官。
  • 13、1.见"鹭鸳"。
  • 14、鸶藤1.植物名。通称忍冬﹑金银花。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而藤左缠。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忍冬》。
  • 15、朋鸥侣指与鹭、鸥为友。比喻隐居生活。
  • 16、序鸳行白鹭、鸳鸯群飞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
  • 17、序鹓行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同“鹭序鸳行”。
  • 18、约鸥盟指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 19、陆贾汉初大臣。楚国人。有辩才。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拜为太中大夫。常向高祖推荐诗书,谏劝高祖唯有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之术。并先后为高祖著文十二篇,总结秦亡汉兴教训,名为《新语》。吕后专权后,遂称病家居。后助陈平诛吕氏,拥立文帝。文帝时再使南越,说服赵佗去除僭越之仪,尊奉汉帝。
  • 20、路隅1.路边。
  • 21、路舆1.即路车。
  • 22、路遇1.途中相遇。
  • 23、路员1.特指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人员。
  • 24、路障1.路上设置的障碍物。

鹓鹭的相关查询

鹓鹭的意思解释、鹓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