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ù tū  ]
  • ㄨˋ ㄊㄨ
  • MGQN PWD

屼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突兀。

引证解释

⒈  突兀。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大岭 东转,束涧下流,夹峙如门,而当门之峯,耸石屼突,为 将军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又七里为 山蚤舖,其四旁虽间出土阜,而石峰尤屼突焉。”

屼突(wu tu)同音词

  • 1、污涂[wū tú ]

    1.亦作"污涂"。 2.泥泞;污泥。

  • 2、吾徒[wú tú ]

    1.我的门徒。 2.犹我辈。

  • 3、吾土[wú tǔ ]

    1.我的乡土。

  • 4、物图[wù tú ]

    1.说明物产分布情况的图谱或图表。

  • 5、物土[wù tǔ ]

    1.土地所产的物品。 2.选择合适的土地。 3.指土地。

  • 6、乌涂[wū tú ]

    1.指饮用的水半温不凉。如:乌涂水不好喝。2.不爽利;不干脆。

  • 7、乌兔[wū tù ]

    神话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故以“乌兔”指日月:任他乌兔走乾坤。

  • 8、乌菟[wū tú ]

    1.虎的别称。原作"于菟",于音"乌",故也作"乌菟"。

  • 9、洿涂[wū tú ]

    1.污泥。

  • 10、五图[wǔ tú ]

    1.指《五岳真形图》。《文选.鲍照<升天行>》:"五图发金记,九钥隐丹经。"李善注引《抱朴子》:"余闻郑君言:'道书之重,莫尚于《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一说为五种采芝法。刘良注:"采芝法有五,故云五图。出《太清金匮记》。"

屼突词语接龙

  • 1、1.鲁莽;反常。
  • 2、1.《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孔颖达疏:"未经几时而更见之﹐突然已加冠弁为成人。"后因以"突弁"形容人长大迅速。
  • 3、1.突然的或急剧的变化。
  • 4、1.骤然进攻的军队。
  • 5、1.奔突驰骋。
  • 6、1.冲撞;猛冲。
  • 7、1.窜出;冲出。 2.突然出现。 3.隆起;凸出。 4.谓出众地显露出来。
  • 8、1.剧烈动荡。
  • 9、1.侵凌盗窃。
  • 10、1.以头触地。
  • 11、1.犹突然。
  • 12、1.迸发;爆发。
  • 13、1.犹飞跃。指急遽的重大进展。
  • 14、1.军事用语。突破而穿越。
  • 15、1.高出;超越。 2.冲过。
  • 16、1.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称帽子为"突何"。
  • 17、1.深黑色。
  • 18、1.莽撞唐突貌。
  • 19、1.破坏;冲毁。
  • 20、1.军队进攻时集中兵力﹑火力对敌人进行急速而猛烈的打击。 2.泛指突然的打击。 3.谓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时期内完成任务。
  • 21、1.凌驾;超越。
  • 22、1.冲锋陷阵的骠悍将卒。
  • 23、1.迅猛前进。 2.突破而进入。
  • 24、1.凸透镜;放大镜。

屼突的相关查询

屼突的意思解释、屼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