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ēi fú  ]
  • ㄈㄟ ㄈㄨˊ
  • NUI QWB

飞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飞翔的野鸭。

⒉  犹飞凫舃。

⒊  箭名。

⒋  借指轻舟。

引证解释

⒈  飞翔的野鸭。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体迅飞鳧,飘忽若神。”
唐 寒山 《诗》之六:“欲验飞鳧集,须徵白兔游。”
清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叩角谁賡 宁戚 歌,飞鳧莫辨 王乔 舃。”

⒉  犹飞凫舃。

唐 吴筠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诗:“从此罢飞鳧,投簪辞割鸡。”

⒊  箭名。

《初学记》卷二二引《太公六韬》注:“飞鳧,矢名。”

⒋  借指轻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 屈原 投 汨罗 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檝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鳧。”
唐 王勃 《三月上巳祓禊序》:“或昂騏驥,或泛飞鳧。”

国语辞典

⒈  飞翔的凫鸟。

《文选·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⒉  轻快迅速的小船。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

飞凫(fei fu)同音词

  • 1、騑服[fēi fú ]

    1.騑马和服马。泛指驾车的马。

  • 2、飞伏[fēi fú ]

    1.汉代易学术语。以卦见者为飞,不见者为伏;以飞为未来﹐伏为既往。汉儒用以占验吉凶。详见《京氏易传》﹑清惠栋《易汉学》。 2.流动隐伏。 3.指社会地位的高低。

  • 3、飞浮[fēi fú ]

    1.舟行貌。 2.上升貌。

  • 4、飞符[fēi fú ]

    1.谓祭起符箓。 2.指符箓。 3.急速传送的兵符。

  • 5、肺府[fèi fǔ ]

    1.同"肺腑"。 2.府,通"腑"。泛指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 3.府,通"腑"。犹肺附。比喻帝王的亲属或亲戚。

  • 6、肺腑[fèi fǔ ]

    ①肺脏:香沁~。 ②比喻内心:感人~。

  • 7、非夫[fēi fū ]

    1.谓非大丈夫﹐懦夫。

  • 8、非服[fēi fú ]

    1.谓非分取得的官爵﹑职位。 2.用为不称职的谦词。

  • 9、非复[fēi fù ]

    1.不再是。 2.不像是。

  • 10、废负[fèi fù ]

    1.谓旷废职守之过。

飞凫词语接龙

  • 1、1.古国名。即夫馀。在今东北地区。
  • 2、1.道家导引术的一种。 2.浮游。
  • 3、1.见"凫藻"。
  • 4、1.亦作"凫薻"。 2.谓凫戏于水藻。比喻欢悦。
  • 5、1.《周礼.考工记.凫氏》:"凫氏为钟。"因以"凫钟"称作为乐器的铜钟。
  • 6、1.鸭形的船。
  • 7、1.汉梁孝王兔园中的渚名。 2.野鸭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
  • 8、1.即鸭子。
  • 9、1.铸成凫形的酒尊。
  • 10、1.渡船。
  • 11、1.幼凫。
  • 12、1.鸭形的船。
  • 13、古书上指荸荠。
  • 14、1.见"凫茈"。
  • 15、1.浮游。
  • 16、1.即凫舟。
  • 17、1.据《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王乔任叶县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凫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 18、1.双凫相背分飞。比喻分离。
  • 19、1.像凫一样蜷伏。
  • 20、1.酒名。
  • 21、1.鸭肉羹。
  • 22、1.饰有凫羽的旗。
  • 23、1.野鸭的小腿。
  • 24、1.少汁的鸭肉羹。语出《楚辞.招魂》:"鹄酸臇凫,煎鸿鸧些。"洪兴祖补注:"此言以酢浆烹鹄凫为羹﹐用膏煎鸿鸧也。"

飞凫的相关查询

飞凫的意思解释、飞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