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颠倒貌;纷错貌。《文选·枚乘〈七发〉》:“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李善注:“沋沋湲湲,鱼鳖颠倒之貌也。”一说为水流声。吕延济注:“沋沋湲湲,皆声也。”
⒈ 水势汹涌的样子。
引《文选·枚乘·七发》:「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
1.忧闷貌。 2.忿怒貌。 3.恳切貌。
1.神话中的渊名。 2.圆池。参见"员渊方井"。
1.圆貌。
1.无棱角,圆滑。
1.犹园囿。
1.亦作"鼝鼝"。 2.鼓声。
1.官署。
1.形容说话和缓而连续不断。
1.百姓;庶民。 2.善良。 3.原始,物之本源。 4.谓推究原始。 5.指老子。唐追崇老子为玄元皇帝,故称。
1.圆池。参见"圆渊方井"。 2.漩涡。
湲湲的意思解释、湲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