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ì tuō  ]
  • ㄐ一ˋ ㄊㄨㄛ
  • PDS RTA
  • 动词

寄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委托别人照料。

寄托侍者。——唐·李朝威《柳毅传》
寄托孩子给别人看带。

entrust to the care of sb.; leave with;

⒉  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place hope on;

⒊  托身,安身。

无可寄托。——《荀子·劝学》

settled place for life; take shelter; settle down;

引证解释

⒈  见“寄託”。

国语辞典

⒈  委托、付托。

《三国志·卷四〇·蜀书·李严传》:「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身责重,思得良伴。」

委托

⒉  依托、安身。

《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托。」

⒊  文学家寄情托兴,借题发挥。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学词途径》:「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

⒋  法律上指当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为保管之契约行为。

寄托(ji tuo)同音词

  • 1、济脱[jì tuō ]

    1.救助﹑济度而使摆脱。

  • 2、击托[jī tuō ]

    1.捣毁;推倒。

  • 3、击柝[jī tuò ]

    1.亦作"击"。亦作"击"。 2.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寄托词语接龙

  • 1、1.犹言承蒙厚爱。
  • 2、1.复姓。同"拓跋"。北魏皇族的姓。
  • 3、1.委托代笔。
  • 4、1.谓靠别人的庇护。 2.旧时客套语。谓己方的幸福靠对方的庇护。
  • 5、1.托身规避。
  • 6、便1.谓趁他人之便请求帮忙。
  • 7、1.托背装裱。
  • 8、1.书画装潢的衬托裱褙。
  • 9、1.借口有病。
  • 10、手托钵盂。谓僧人乞食或赴斋堂用餐:沿门托钵|托钵乞食|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甚么处去?
  • 11、1.谓以钱财之事付托。
  • 12、1.古代武器之一。
  • 13、1.安葬。
  • 14、1.见"托讽"。
  • 15、1.谓托物以寄讽谕之意。
  • 16、1.托身隐伏。
  • 17、1.客套语。谓依赖别人的褔气使自己幸运。
  • 18、1.委托;交付。 2.犹嘱咐。
  • 19、1.受托。 2.依附。
  • 20、1.嘱咐;请托。
  • 21、1.犹寄身。
  • 22、1.犹寄身。
  • 23、把身后的孤儿相托给别人:白帝城刘备托孤。
  • 24、1.借口某种原因。

寄托的相关查询

寄托的意思解释、寄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