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ān jìnɡ  ]
  • ㄅ一ㄢ ㄐ一ㄥˋ
  • EP FUJ
  • 名词

边境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边界附近的地方。

卒然边境有急。——《汉书·食货志》引汉·贾谊《论积贮疏》

border; frontie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边竟”。亦作“边竞”。亦作“邉境”。

⒉  靠近国家边界的地方。

《国语·楚语上》:“夫边境者,国之尾也。”
《管子·枢言》:“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
《汉书·元帝纪》:“加以边竟不安,师旅在外,赋歛转输,元元骚动,穷困亡聊,犯法抵罪。”
颜师古 注:“竟读曰境。”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臣恐异时脣亡齿寒,邉境有可乘之衅。”
明 何景明 《何子·用直》:“宫庭容久伏之祸,邉境有卒至之忧。”
吴晗 《杰出的学者玄奘》:“贞观 三年……这时国内经济还未恢复,边境也还不十分安定,政府命令禁止百姓出国。”

⒊  靠近省区边界的地方。

清 刘大櫆 《知上犹县方君传》:“上犹 亦 江 右之边境,风土约畧相似。”
清 陆筠 《海角续编》:“二月,大兵围 常州,贼突围出,扮官兵由小路越过 苏州、江阴 边境。”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自从国共分界, 镇川堡 变成反共前哨和逃亡地主会聚之地以后, 米脂县 才在 沙家店 新设下一个区,加强边境工作的领导。”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二章:“师长自己的家乡还在遥远的前面-- 湘 粤 边境上。”

国语辞典

⒈  边疆地区。也作「边竟」。

《汉书·卷四·文帝纪》:「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
《三国演义·第九九回》:「臣愿与司马懿同领大军,迳入汉中,殄灭奸党,以清边境。」

边界 边疆 边陲 国界 国境

内地

边境(bian jing)同音词

  • 1、变警[biàn jǐnɡ ]

    1.发生变乱的信息。

  • 2、鞭警[biān jǐnɡ ]

    1.马受鞭策而悚动。比喻受人督教而儆戒振奋。

  • 3、边儆[biān jǐnɡ ]

    1.见"边警"。

  • 4、边警[biān jǐnɡ ]

    1.亦作"边儆"。 2.边境的警报。

  • 5、边竞[biān jìnɡ ]

    1.见"边境"。

  • 6、边竟[biān jìnɡ ]

    1.见"边境"。

边境词语接龙

  • 1、①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处于孤立的~。 ②境界 ②。
  • 2、1.在边界上聚会。 2.犹境况,境地。
  • 3、①土地的界限。 ②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思想~ㄧ他的演技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
  • 4、状况(多指经济方面的):近年家庭~略有好转。
  • 5、1.犹境域。
  • 6、1.所谓前身的情景。多指神佛点化的梦兆。见于元明戏剧小说。
  • 7、1.疆域;领地。
  • 8、1.环境景物。
  • 9、1.景象;情境。
  • 10、1.犹境域。
  • 11、①境地。 ②境界。
  • 12、1.见"境域"。
  • 13、境况和遭遇。
  • 14、外金融市场即“离岸金融市场”(221页)。
  • 15、旌繁1.车马的饰物。旌﹐车的旗饰;繁﹐马缨。
  • 16、旌盖1.旌旗和车盖。
  • 17、旌干1.见"旌竿"。
  • 18、旌竿1.亦作"旌干"。 2.旗竿。
  • 19、旌弓1.亦作"旍弓"。 2.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
  • 20、旌鼓1.古代用以规谏帝王的旌旗和谏鼓。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有进善之旍……有敢谏之鼓。" 2.旌旗和战鼓。
  • 21、旌罕1.旌旗。罕﹐旗名﹐帝王所用。
  • 22、旌麾①帅旗。用羽装饰的军旗,用以指挥军队:破敌军夺其旌麾。 ②借指军队或军旅之事:奉辞伐罪,旌麾南指。
  • 23、旌戟1.旌旗与棨戟。用作官员出行的仪仗。 2.借指贵官。
  • 24、旌嘉1.褒扬嘉奖。

边境的相关查询

边境的意思解释、边境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