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é chánɡ  ]
  • ㄏㄜˊ ㄔㄤˊ
  • WSK IPK

何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何尝”。

引证解释

⒈  见“何尝”。

国语辞典

⒈  不曾,从来没有。也作「何尝」。

《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见鬼!何常有什么沈公子到来?」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往常嫖客给的花钱,何常分一个半个给我?」

何常(he chang)同音词

  • 1、合长[hé chánɡ ]

    1.唐宋时常用以称呼中书省﹑尚书省﹑龙图阁等官署的主事官。

  • 2、合唱[hé chànɡ ]

    由若干人分几个声部共同演唱一首多声部的歌曲,如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等。

  • 3、阖阊[hé chānɡ ]

    1.北宋东京汴梁城门名。

  • 4、何尝[hé chánɡ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我~不想去,只是没工夫罢了。

  • 5、何甞[hé chánɡ ]

    1.见"何尝"。

  • 6、禾场[hé chǎnɡ ]

    〈方〉打稻子或晒稻子等用的场地。

  • 7、和昶[hé chǎnɡ ]

    1.见"和畅"。

  • 8、和畅[hé chànɡ ]

    温和舒畅:春风~。

  • 9、荷裳[hé chánɡ ]

    1.用荷叶做衣服,示其人之高洁。语本《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雧芙蓉以为裳。" 2.指隐逸者之服。 3.借指高人隐士。

  • 10、鹤氅[hè chǎnɡ ]

    鸟羽制的外衣:纶巾鹤氅弄秋光。

何常词语接龙

  • 1、1.永恒之名。 2.通常的名称。
  • 2、1.普通的规模。
  • 3、①一年到头;长时期:山上常年积雪。 ②往年: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 4、1.长期安宁。 2.汉宫殿名。
  • 5、1.平庸的奴仆。
  • 6、1.犹常典。指经典。
  • 7、1.常格。 2.平常的品类。
  • 8、1.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汉宣帝时耿寿昌首创。 2.即常平仓。 3.长期平衡。
  • 9、1.一定的期限。
  • 10、1.常用或普通的器物。 2.比喻普通的人。
  • 11、1.一般的情理。
  • 12、1.自然之性;常态。 2.一向如此。
  • 13、1.守常道不变的人。 2.平常的人。 3.固定的人。
  • 14、1.古代君主左右执掌政务的长官。《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蔡沈集传:"有任事之公卿曰常任。"一说指掌委任之官。见孔传。后泛称皇帝近臣。 2.正常的负荷。 3.长期担任的。
  • 15、1.平日;往日。 2.固定的日子。
  • 16、1.佛教语。犹恒河沙数,形容数量极大。
  • 17、1.固定的赏赐。
  • 18、1. 长期设立的(对临时性的而言)。如:常设机关。
  • 19、1.长生不老。 2.一定的生性。 3.即常生子。 4.固定的财产。
  • 20、1.固定的乐调。 2.正常的声调。
  • 21、1.固定的老师。
  • 22、1.长久安定;经常安宁。
  • 23、1.亦作"常燠"。 2.长期燠热。
  • 24、1.犹常列。

何常的相关查询

何常的意思解释、何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