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ū xián  ]
  • ㄒㄨ ㄒ一ㄢˊ
  • HO USI

虚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疏朗有致。

⒉  犹旷废。

引证解释

⒈  谓疏朗有致。

唐 李邕 《秦望山法华寺碑序》:“覯 秦望 西北山,其峯五莲,其溪双带,气象灵胜,林壑虚闲。”

⒉  犹旷废。

《元典章·户部九·立司》:“如长官有故或缺去处,以次官不得推避,虚闲月日,失误劝课农桑兴举水利勾当。”
清闲。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诗:“澹寂归一性,虚閒遗万虑。”
唐 薛能 《春雨》诗:“迸溼消尘虑,吹风触疾颜。谁知草茅逕,霑此尚虚閒。”

虚闲(xu xian)同音词

  • 1、序衔[xù xián ]

    1.旧指在公文上依次具列职衔﹑姓名。

  • 2、续弦[xù xián ]

    男人妻死以后再娶:我新丧偶,尚未续弦。

  • 3、虚弦[xū xián ]

    1.空弦。言弦上无箭。传说战国时更羸曾引弓虚发﹐惊下受伤的雁。见《战国策.楚策四》。

  • 4、虚衔[xū xián ]

    1.空职衔。相对于实职而言。 2.空名称。

  • 5、虚线[xū xiàn ]

    1. 以点构成的断续的线。

  • 6、许仙[xǔ xiān ]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人物。本为杭州一药铺伙计。在西湖邂逅白娘子,两相爱慕,结为夫妻。生性懦弱的许仙,在法海和尚的挑唆和指使下,端午节用药酒灌醉白娘子,使她现出白蛇原形,自己惊吓而死。白娘子盗仙草将他救活后,又为法海和尚骗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相救,失败后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他遂出家为僧。

虚闲词语接龙

  • 1、1.亦作"闲奥"。 2.幽深。
  • 2、1.亦作"间拔"。 2.谓按一定的间隔拔去多馀的苗。
  • 3、1.亦作"闲伴"。 2.清闲中的伙伴。
  • 4、1.毁谤。
  • 5、1.亦作"间壁"。 2.隔壁。 3.隔着墙壁。
  • 6、1.亦作"间编"。 2.编次杂乱。
  • 7、1.亦作"间别"。 2.差别。 3.离别。
  • 8、1.亦作"闲博"。 2.熟习博通。闲。通"娴"。
  • 9、1.亦作"间步"。亦作"闲步"。 2.私下步行。
  • 10、1.亦作"闲曹"。 2.闲散的官职。 3.清闲的官府。
  • 11、1.见"闲厕"。
  • 12、1. 空屋。廛,古代指一户平民所住的房屋。如: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 13、1.亦作"间尝"。 2.犹曾经。
  • 14、1.亦作"间常"。亦作"闲常"。 2.有时。
  • 15、1.亦作"闲敞"。 2.阔大空旷。
  • 16、1.悠闲舒畅。
  • 17、1.春秋时指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
  • 18、1.亦作"闲扯"。 2.漫无边际地随便谈话。
  • 19、1.亦作"闲愁"。 2.无端无谓的忧愁。
  • 20、1.亦作"闲处"。亦作"闲处"。 2.谓在家闲居。
  • 21、1.亦作"闲串"。 2.犹闲逛。 3.指无事串门。
  • 22、1.安闲柔美。
  • 23、1.私逃。
  • 24、1.亦作"闲粹"。 2.文雅纯正。闲,通"娴"。

虚闲的相关查询

虚闲的意思解释、虚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