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èi yǎn  ]
  • ㄋㄟˋ 一ㄢˇ
  • MW DJN

内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宦官。

引证解释

⒈  宦官。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嘉靖 戊戌 章圣 梓宫往 承天,道 山东,上官檄君 德州 供张,至则诸内奄牌校横索百端,挟威凌侮,声势詾甚。”

内奄(nei yan)同音词

  • 1、内言[nèi yán ]

    1.妇女在闺房所说的话。 2.古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对"外言"而言。所谓内外指韵之洪细而言,内言发洪音,外言发细音。《汉书.王子侯表上》:"襄嚵侯建"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音内言嚵菟。"又"猇节侯起"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猇音内言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闲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王利器集解引周祖谟曰:"所谓内外者,盖指韵之洪细而言。言内者洪音,言外者细音"。一说"内言"非注音术语。参阅龚祖培《内言﹑外言发覆》。

  • 2、内宴[nèi yàn ]

    1.亦作"内燕"。 2.宫廷宴会。 3.指皇帝在宫中为臣下所设之宴会。

  • 3、内焰[nèi yàn ]

    1.火焰的中间部分,这部分光辉最强,气体在这里分解,氢已完全燃烧,游离碳有很强的还原作用。也叫还原焰。

  • 4、内燕[nèi yàn ]

    1.见"内宴"。

内奄词语接龙

  • 1、1.见"奄霭"。
  • 2、1.亦作"奄蔼"。 2.暗貌。
  • 3、1.谓普遍流行。
  • 4、1.古族名。一作阖苏。东汉时称阿兰聊﹐三国时称阿兰。约分布于今咸海至里海一带。从事游牧。东汉时属康居;部分西迁至今伏尔加河和顿河下游之间。公元四世纪后半叶﹐因遭匈奴攻击﹐又有一部分继续西迁。
  • 5、1.谓静以待变。
  • 6、1.以宦官为主结成的帮派。奄﹐也写作"阉"。《明史》有《阉党传》。
  • 7、1.忽然。
  • 8、1.抚定。
  • 9、1.谓去世。
  • 10、1.谓忽然分离。
  • 11、1.宦官。
  • 12、①急遽;匆匆:奄忽已是十年|奄忽长逝。 ②指死亡:卧蓐十年,自虑奄忽|独元老奄忽,为之流涕。
  • 13、1.逝世。
  • 14、1.谓久远之事。奄﹐同"淹"。
  • 15、1.犹言阴间。奄﹐通"暗"。
  • 16、1.奄有混一。谓统一。
  • 17、1.掩口﹐闭口不说。奄﹐通"掩"。
  • 18、1.淹留。停留﹐久留。
  • 19、1.谓去世。
  • 20、1.昏暮。奄﹐通"暗"。莫﹐"暮"的古字。
  • 21、1.忽然舍弃。犹永别﹐谓死亡。
  • 22、1.一致貌。 2.忽然。 3.犹奄忽。指死亡。 4.不明貌。奄﹐通"暗"。
  • 23、1.犹荏苒。形容时光渐渐过去。 2.犹冉冉。慢慢地。 3.因循苟且。
  • 24、1.古代称被阉割的男人;特指宦官。

内奄的相关查询

内奄的意思解释、内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