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ǐ qí  ]
  • ㄗˇ ㄑ一ˊ
  • BB DSKF

子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相传为春秋时齐国人。十八岁治阿县,阿大治。后用以称年少有才华的人。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 春秋 时 齐国 人。十八岁治 阿县,阿 大治。后用以称年少有才华的人。按,今本 汉 刘向 《新序》无此文。

《后汉书·顺帝纪》:“﹝ 阳嘉 元年冬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其有茂才异行,若 颜渊 子奇,不拘年齿。”
李贤 注:“《新序》曰:‘ 子奇 年十八, 齐 君使之化 阿。至 阿,铸其库兵以为耕器,出仓廩以賑贫穷, 阿县 大化。’”

子奇(zi qi)同音词

  • 1、茈萁[zǐ qí ]

    1.草名。一种蕨类植物。

  • 2、兹其[zī qí ]

    1.亦作"兹基"。 2.锄。

  • 3、辎骑[zī qí ]

    1.载着物资的车骑。

  • 4、资器[zī qì ]

    1.资仗器械。 2.资质才器。

  • 5、子期[zǐ qī ]

    1.即锺子期。春秋时楚人,精于音律,与伯牙友善。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子期死,伯牙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

  • 6、子气[zǐ qì ]

    1.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自膝至足浮肿﹑小便频繁的病证。

  • 7、咨启[zī qǐ ]

    1.犹禀报。

  • 8、姿器[zī qì ]

    1.资质和才能。

  • 9、自期[zì qī ]

    1.自己期望;自许。 2.自订期限。 3.自己认定;自认为。

  • 10、自欺[zì qī ]

    1.自己欺骗自己。

子奇词语接龙

  • 1、1.奇特奥妙。
  • 2、1.奇特出众。
  • 3、1.亦作"奇?"。 2.古九拜之一。一拜。
  • 4、1.非凡的抱负。
  • 5、1.谓奇妙的书法。 2.指新奇的文笔。
  • 6、1.亦作"奇僻"。亦作"奇辟"。 2.奇特﹐异常。 3.怪异;冷僻。 4.新奇﹐精辟。
  • 7、1.稀奇﹐精致。 2.谓出众的仪表。
  • 8、1.非凡的仪表。
  • 9、出乎意料地对敌人袭击的军队:四渡赤水出奇兵。
  • 10、1.数奇命薄。谓命运不好。
  • 11、1.异常的才能。 2.亦作"奇材"。才能非常之人;才能出众之人。
  • 12、1.见"奇才"。
  • 13、1. 奇异的光彩;异彩。
  • 14、1.鸟名。即鬼车鸟。传说中的九头鸟。
  • 15、1.惊奇﹐诧异。
  • 16、1.不合制度的车。
  • 17、1.怪虫。
  • 18、1.非常丑陋。
  • 19、1.谓剩馀的产品。《管子.轻重戊》:"金币者﹐人之所重也;柴者﹐吾国之奇出也。以吾国之奇出﹐尽齐之重寶﹐则齐可并也。"郭沫若等集校引猪饲彦博云:"奇﹐余也。"一说﹐奇出犹今言特产。马非百注:"奇﹐特也;出﹐出产也。奇出﹐犹今言特产。"
  • 20、1.谓珍奇而繁多。
  • 21、1.离奇荒诞。
  • 22、1.犹放荡。 2.新奇跌宕。
  • 23、1.出奇制胜之道。
  • 24、1.非凡的气度。

子奇的相关查询

子奇的意思解释、子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