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ǔ lǐn  ]
  • ㄩˇ ㄌ一ㄣˇ
  • OEW OYL

庾廪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粮仓。

引证解释

⒈  粮仓。

《金史·胥鼎传》:“平阳 岁再被兵,人户散亡,楼櫓修缮未完,衣甲器械极少,庾廩无两月食。”

庾廪(yu lin)同音词

  • 1、御廪[yù lǐn ]

    1.天子储藏亲耕所获用以飨祀的粮食的仓库。 2.诸侯之珍宝库。 3.国库。

  • 2、余凛[yú lǐn ]

    1.馀寒;残寒。

  • 3、郁林[yù lín ]

    1.古仙人名。

  • 4、榆林[yú lín ]

    1.榆树林。 2.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 5、鱼鳞[yú lín ]

    1.鱼身上的鳞片。 2.鳞次,依次相接。 3.引申为依次﹐一个接一个地。 4.古代兵阵名。即鱼丽阵。 5.比喻水面细碎的波纹。 6.借指鱼鳞状的云。 7.借指瓦片。 8.代称鱼。

  • 6、羽林[yǔ lín ]

    侍卫皇帝的禁军: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 7、羽鳞[yǔ lín ]

    1.指鸟类和鱼类。 2.犹鱼雁。指书信。

  • 8、雨林[yǔ lín ]

    又称“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下的森林植被。由热带植物种类组成,树木高大茂密,终年常绿。树种多,藤本和附生植物极丰富。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如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的马来群岛。

  • 9、语林[yǔ lín ]

    一作《裴子语林》。古小说集。东晋裴启作。十卷。多记汉魏两晋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遗闻佚事,展现出当时的政事、世风及人物个性,文辞雅洁。后来《世说新语》多取材于此书。原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沈》辑有一百八十则,最为完备。

  • 10、玉林[yù lín ]

    1.仙境中的森林。 2.谓积雪的树林。 3.树林的美称。

庾廪词语接龙

  • 1、1.廪蓄。
  • 2、1.俸禄和赏赐。
  • 3、1.亦作"廪费"。 2.谓公用经费。
  • 4、1.犹俸禄。
  • 5、1.亦作"廪给"。 2.俸禄;薪给。 3.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4.谓发给廪禄。 5.泛指衣食等生活资料。
  • 6、1.指府﹑州﹑县的廪生被选拔为贡生。亦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
  • 7、1.谓仓廪与籍田。
  • 8、1.《汉书.循吏传.龚遂》:"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颜师古注:"假谓给与。"后因以"廪假"指谷物的借贷。
  • 9、1.粮食和布帛。泛指给养。
  • 10、1.古代巴郡﹑南郡氏族首领名。后即以之称其族。
  • 11、1.亦作"廪库"。 2.粮仓;仓库。
  • 12、1.公家给予的粮食。 2.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
  • 13、1.亦作"廪廪"。 2.危殆;阽危。廪,通"懔"。 3.惊慌貌;危惧貌。 4.谓有风采。廪,通"凛"。 5.犹庶几,渐近。
  • 14、1.亦作"廪禄"。 2.禄米;俸禄。
  • 15、1.旧指公家发给的粮食。 2.指官府按月发给在学生员的粮食。
  • 16、1.犹言寒秋。廪,通"凛"。
  • 17、1.犹言寒泉。廪,通"凛"。
  • 18、1.水泛滥貌。廪,通"滥"。
  • 19、1.古代管理粮仓的官吏。
  • 20、1.亦作"廪膳"。 2.科举时代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 21、1.供给粮食等生活物资。 2.粮饷给养。
  • 22、旧指官府定时供给的粮食:高廪稍以养生徒。
  • 23、1.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明初生员有定额,皆食廪。其后名额增多,因谓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省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清制略同。参阅《明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 24、1.仓储的粮食。 2.公家供给口粮。 3.指公家供给的粮食。

庾廪的相关查询

庾廪的意思解释、庾廪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