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īnɡ tuō  ]
  • ㄑ一ㄥ ㄊㄨㄛ
  • IGE EUK

清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新颖雅致,不落俗套。

引证解释

⒈  新颖雅致,不落俗套。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四:“张端公 伯玉,大科成名,篇什豪迈,尤为清脱。”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语》卷四:“杨衡 诗云‘……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语意清脱,略无尘土纷华之气。”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乾称下》:“由其不窥圣学,乍於流俗利欲之中闻清脱之説,意为歆动,或遂讥圣学为卑近,或诬圣学为一致,皆所必然。”

清脱(qing tuo)同音词

  • 1、罄橐[qìnɡ tuó ]

    1.竭尽囊中所有。

  • 2、青橐[qīnɡ tuó ]

    1.盛放印信﹑文书﹑弓弩等物的青色皮袋。 2.借指负责捧持官印的皂隶。

  • 3、轻侻[qīnɡ tuō ]

    1.轻佻狂放。

  • 4、轻脱[qīnɡ tuō ]

    1.轻佻。语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轻则寡谋,无礼则脱。"杜预注:"脱,易也。"

  • 5、轻媠[qīnɡ tuǒ ]

    1.见"轻惰"。

  • 6、轻嫷[qīnɡ tuǒ ]

    1.见"轻惰"。

  • 7、倾陁[qīnɡ tuó ]

    1.倾覆毁坏。

  • 8、清妥[qīnɡ tuǒ ]

    1.清和适宜。 2.清楚稳当。 3.清静,安定。

  • 9、擎托[qínɡ tuō ]

    1.支撑。

  • 10、请托[qǐnɡ tuō ]

    以私事相托;走门路:先为科例,以防请托。

清脱词语接龙

  • 1、1.落叶。
  • 2、1.脱掉衣服。 2.《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使武涉往说韩王信﹐﹞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后因以"脱衣"喻慷慨施惠。
  • 3、1.遗漏。 2.舍弃。亦谓超然物外。
  • 4、1.谓大笑时下颌脱臼﹐即今所谓笑脱下巴。
  • 5、1.轻率简慢。
  • 6、1.灵魂脱离尸体﹐死亡的婉辞。
  • 7、使1.犹倘使。表示假设。
  • 8、1.出手;离手。 2.指把货物等售出。
  • 9、1.将货物脱手售出。
  • 10、1.病名。在严重呕吐﹑腹泻或大量出汗﹑出血的情况下﹐人体中的液体大量减少。其症状是口渴﹑皮肤干燥﹑眼球凹陷﹑尿量减少等。 2.物质失去水分。如结晶体失去结晶水﹐化合物中失去与水相当的氢氧原子等。 3.一种降低物料中水分的作业。有专用的脱水机械﹐如离心脱水机﹑浓缩机﹑过滤机﹑干燥机等。风干也是脱水的一种方法。
  • 11、1.谓舞矛如风。
  • 12、1.很像。
  • 13、①脱离世俗,不沾染俗气:超凡脱俗|气宇脱俗|脱俗文章笑鹦鹉。 ②指出家为僧、道:剃发脱俗,不问世事。
  • 14、1.谓简易朴素。 2.脱去孝服。素﹐指白色的孝服。
  • 15、1.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
  • 16、①道教谓脱去凡胎、肉身而成仙:脱胎换骨|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脱胎去的。 ②比喻一个事物由另一个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资产阶级脱胎于封建社会的晚期。 ③瓷器工艺。凸印团花,刷上或深或浅的豆青色玛瑙釉,光润如无胎骨,故称。
  • 17、1.脱身逃走。
  • 18、1.照样描画或模仿。 2.谓仪态大方﹐不做作。
  • 19、1.全身。 2.指病愈。 3.从根本上脱离。
  • 20、1.脱逃之兔。喻行动迅疾。
  • 21、1.舒缓貌。
  • 22、1.古人席地而坐﹐登席必须脱屦﹐而朝见﹑祭祀等重要礼节﹐尚须脱袜跣足﹐以示至敬。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脱袜登席》。
  • 23、1.脱离挽车的劳役。汉扬雄《解嘲》﹕"娄敬委辂脱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后即用为离穷出仕之典。
  • 24、1.《新唐书.苏颋传》:"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颋在太极后阁﹐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差。书吏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脱矣。'"后以"脱腕"形容书写用力且极其迅速。

清脱的相关查询

清脱的意思解释、清脱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