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ǎ zǒnɡ  ]
  • ㄅㄚˇ ㄗㄨㄥˇ
  • RCN UKN

把总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总领;总管。

又令陶宗旺把总监工,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水浒传》

manage;

⒉  明清两代镇守某地的武官,职位次于千总。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阿Q正传》

(in old China)a company officer;

引证解释

⒈  总管。

《水浒传》第四四回:“又令 陶宗旺 把总监工,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

⒉  明 清 各地总兵属下以及 明 驻守京师三大营、 清 京师巡捕五营皆设把总,为低级武官。 清 代 四川、云南 等省土司也设有土把总。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宣化 等驛,原属把总管理,故有军夫名色。”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国语辞典

⒈  职官名。始于明代,清代定为正七品武职,以把总为武官之末级,位在千总下。

明·周后俊《红梅记·第二四出》:「大将军,小把总,自夸能勇。」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回》:「那位太太也不由得总巡做主,硬把这位小姐许配了他。又拿他自家的私蓄钱,托他的舅爷,同他女婿捐了个把总。」

⒉  从前对具有特殊技能者的尊称。

《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既是请先生,还得盖个书房哩!就仗赖沈把总你来拾掇拾掇罢。」

把总词语接龙

  • 1、1.银行或商行的总机构。
  • 2、1.气流中静压与动压之和。2.假想流体等熵地和绝热地滞止时所能达到的压力总值。3.流体流经任何一点时所具有的静压之和。
  • 3、1.统领;总括。 2.谓总揽政事。 3.总归要。
  • 4、1.明清时对总兵的尊称。 2.旧时对武职人员的尊称。
  • 5、1.统一。
  • 6、1.虽然有;即使有。总,通"纵"。
  • 7、1.见"总御"。
  • 8、1.亦作"总驭"。 2.统领。
  • 9、1.犹杂乱。
  • 10、1.总归;总是。 2.指规章条例最前面的概括性的条文。
  • 11、1.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总成万物而章明之之意。《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子居总章左个。"郑玄注:"总章左个,大寝西堂南偏。"《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高诱注:"总章,西向堂也。西方总成万物,章明之也,故曰总章。左个,南头室也。"宋范仲淹《明堂赋》:"堂并包于五室,室辨正于五方,左青阳而右总章,面明堂而背北堂。"一说为明堂之别称。 2.乐官名。 3.古宫观名。三国魏明帝青龙三年建造。
  • 12、1.簿记中主要帐簿之一。汇总记录各会计科目的合计金额,资产负债表即根据总帐所记帐目编制。
  • 13、1.总兵的别称。
  • 14、1.犹言行政长官。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简称。
  • 15、1.总括而言。表示总括上文。 2.总括而言。表示概括性的结论。
  • 16、1.某些政党或社团的总支部委员会的简称。
  • 17、1.亦作"緫至"。 2.骤然而至。总,通"怱"。
  • 18、1.总聚其制度。 2.官名,即总督。明武宗尝自称"总督军务",臣下避之,乃改总督为总制。明世宗嘉靖十九年避"制"字,又改总制为总督。参阅《明史.武宗纪》及《职官志二》。 3.任总督官职。 4.犹统率。
  • 19、1.把部件装配成总体。如:总装空间站。2.把部件装配成总体的工序。
  • 20、1.众多貌。 2.聚合貌。 3.杂乱貌。
  • 21、1.犹纵使。总,通"纵"。
  • 22、1.元代武官名。
  • 23、1.旧时官职名称。清末新设置的官署或办事机构的主管人员称督办或总办﹑副职称会办,资格比会办略次的称帮办。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某些特殊机构亦设此官。如清季之保甲局﹑厘捐局,民国初期之招商局﹑硝矿局等皆置总办﹑会办。
  • 24、1.见"总编辑"。

把总的相关查询

把总的意思解释、把总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