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ú nìnɡ  ]
  • ㄩˊ ㄋ一ㄥˋ
  • YEW WFV

谀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奉承献媚。

⒉  指奉承献媚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奉承献媚。

唐 韩愈 《上宰相书》:“妖淫諛佞譸张之説,无所出於其中。”
《宋史·隐逸传下·徐中行》:“秦檜 当国,科场尚諛佞,试题问中兴歌颂, 庭筠 叹曰:‘今日岂歌颂时耶!’”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幕客者,其才望驾胥徒而上之,其持书求荐,援引当道,浮伪諛佞,则胥徒所无也。”

⒉  指奉承献媚的人。

宋 汪应辰 《应诏言弭灾防盗事》:“进用忠讜,斥远諛佞,使天下知好恶所在,则中人以下,皆化而为忠矣。”

谀佞(yu ning)同音词

  • 1、予宁[yǔ nínɡ ]

    1.给丧假。

  • 2、饫宁[yù nínɡ ]

    1.谓安居足食。

谀佞词语接龙

  • 1、1.为了迎合取媚,故意做作的哀痛。
  • 2、1.谄媚善辩。
  • 3、1.亦作"佞讇"。 2.谄媚奉承。
  • 4、1.见"佞谄"。
  • 5、1.奸邪谄上之臣。
  • 6、1.谓谄佞邪恶之术。
  • 7、1.亦作"佞说"。亦作"佞侻"。 2.谓谄谀取悦。《荀子.修身》:"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王先谦集解:"兑﹐悦也。言佞悦于人﹐以求饶乐之事。"又《臣道》:"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亦指谄媚取悦的奸人。《荀子.王制》:"进退贵贱则举佞侻。"一说,兑通"鋭"。佞锐,谓善于谄谀,口才和行动便捷。
  • 8、1.谄媚邪恶。亦指谄媚和邪恶之人。
  • 9、1.谄媚佛;讨好于佛。后以为迷信佛教之称。
  • 10、1.巧言善辩。
  • 11、1.奸邪狡诈。
  • 12、1.善于阿谀奉承而又狡黠。
  • 13、1.谄佞,媚惑。
  • 14、1.谗佞人之口。指谗言。 2.利口;巧嘴。
  • 15、1.以谄谀取媚而获得的利禄。
  • 16、1.谄媚。
  • 17、1.指不法的百姓。
  • 18、1.谄佞巧诈。
  • 19、巧言令色、工于谄媚的人:放郑声,远佞人。
  • 20、1.谄佞柔媚。
  • 21、1.谄媚的表情。
  • 22、1.巧嘴;巧舌。
  • 23、为逢迎帝王、权贵而篡改事实或隐瞒真相的历史:我们有秉笔直书的历史,也有曲意逢迎的佞史。
  • 24、1.见"佞兑"。

谀佞的相关查询

谀佞的意思解释、谀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