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ū jiǎ  ]
  • ㄔㄨ ㄐ一ㄚˇ
  • BM LHNH

出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出兵。

⒉  指逃兵。

⒊  指种子出芽。

引证解释

⒈  出兵。

《史记·张仪列传》:“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明以严,将智以武,虽无出甲,席卷 常山 之险,必折天下之脊,天下有后服者先亡。”
宋 陆游 《蒸暑思梁州述怀》诗:“最思出甲成 秦 陇,戈戟彻夜相摩声。”

⒉  指逃兵。

宋 文天祥 《与曾县尉先之书》:“赣 只有出甲一项,未易杜絶。今春此辈在 广,闻某新上,皆急於归就保五。”
宋 文天祥 《与广东曹提刑书》:“郡中旧例,以八九月间,申严编氓出甲之禁。”

⒊  指种子出芽。

《汉书·律历志上》:“出甲於甲,奋轧於乙。”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公曰:‘ 诸葛 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何?’ 绚 曰:‘莫不是取其纔出甲者生啗。’”

出甲(chu jia)同音词

  • 1、处家[chù jiā ]

    1.居家;在家里。 2.持家。 3.成立家庭。

  • 2、初嫁[chū jià ]

    1.谓刚出嫁。 2.首次出嫁。

  • 3、出家[chū jiā ]

    离家到寺庙或庵堂里为僧尼。

  • 4、出价[chū jià ]

    1.所出价钱。

  • 5、出嫁[chū jià ]

    1.谓遣放宫女出宫嫁人。 2.女子离开母家与丈夫成婚。

  • 6、储贾[chǔ jiǎ ]

    1.见"储价"。

  • 7、储价[chǔ jià ]

    1.亦作"储贾"。 2.豫价,谓抬高物价。

  • 8、储驾[chǔ jià ]

    1.预备耕牛。

  • 9、楚甲[chǔ jiǎ ]

    1.《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后常用为典,以"楚甲"借指精兵﹑劲旅。

  • 10、畜家[chù jiā ]

    1.指囤积居奇的商人。

出甲词语接龙

  • 1、化学式c6h5ch3。无色、芳香、可燃性液体。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醇等溶剂中。能发生氧化、硝化、磺化、卤代等反应。由正庚烷合成,或由煤焦油的轻油分离而得。用作溶剂及合成纤维、染料、药物等的原料。
  • 2、1.用以系结铠甲部件使之成为整体的绳。
  • 3、〈书〉①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备、军事。 ②披坚执锐的士卒。
  • 4、经部。
  • 5、轮船上分隔上下各层的板(多指最上面即船面的一层)。
  • 6、1.元明以来称进士为甲榜。 2.指中进士的人。
  • 7、1.亦作"甲坼"。
  • 8、1.亦作"甲勅"。 2.指重要的诏令﹑公文等。
  • 9、1.指龟﹑蚌之类的水产动物。
  • 10、1.宋以来地方户籍编制。十户为甲,其头目称甲长。
  • 11、1.兵车;战车。
  • 12、1.谓草木发芽时种子外皮裂开。
  • 13、1.见"甲勑"。
  • 14、鞘翅目昆虫的统称,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
  • 15、1.放置铠甲的架子。
  • 16、俗称“木精”。化学式ch3oh。无色易燃液体。有毒。燃烧时有蓝色火焰。工业上由一氧化碳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剂合成。主要用以制甲醛,作溶剂,也用作防冻剂和飞机的燃料。
  • 17、1.科举中试的等第。
  • 18、1.甲壳交错混杂。 2.借指表皮干枯皱缩或粗糙不平。
  • 19、1.盛铠甲的袋。
  • 20、1.中医以五行配五脏。肝﹑胆均属木,甲木为胆,乙木为肝,故称胆为甲胆。
  • 21、1.第一等。
  • 22、1.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
  • 23、1.上等的地位。 2.上等的田地。
  • 24、1.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 2.指豪门贵族。 3.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 4.明清时称进士。

出甲的相关查询

出甲的意思解释、出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