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í shuǐ  ]
  • ㄌ一ˊ ㄕㄨㄟˇ
  • GMY II

丽水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县名。在浙江省南部,瓯江中游。

Lishui county;

引证解释

⒈  古水名。

《韩非子·内储说上》:“荆 南之地、 丽水 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
南朝 梁元帝 《与萧咨议等书》:“化为金案,夺 丽水 之珍;变同珂雪,高玄霜之彩。”

⒉  美好的水。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宝波丽水,华峯艳山。”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记方流而目眩,閲丽水而神疲。”

⒊  附着于水中。

宋 范仲淹 《金在鎔赋》:“昔丽水而隐晦,今跃冶而光亨。”

⒋  金沙江 流入 云南省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北的一段,称 丽水。

《旧唐书·贾耽传》:“故 瀘南 贡 丽水 之金,漠北献 余吾 之马,玄化洋溢,率土霑濡。”

国语辞典

⒈  河川名:(1)​ 即今云南省金沙江。参见「金沙江」条。(2)​ 广西省郁江的南源。参见「郁江」条。(3)​ 位于甘肃省永登县西北,即今甘肃省庄浪河。向东南流经永登、庄浪等县,于皋兰县注入黄河。古名为「丽水」。

⒉  县名。参见「丽水县」条。

丽水(li shui)同音词

  • 1、利税[lì shuì ]

    利润和税金:造纸厂已向国家上缴~一千万元。

  • 2、厘税[lí shuì ]

    1.晩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分坐厘﹑行厘两种,前者征货物交易税,后者征货物通过税。因税率按货值抽若干厘,故名"厘税"。又叫"厘捐"﹑"厘金"。咸丰三年(1853年)起征,至1931年裁撤。

  • 3、褵帨[lí shuì ]

    1.褵和帨。古代女子出嫁时的佩巾之类饰物。 2.借指女子的爱情。

  • 4、醴水[lǐ shuǐ ]

    1.水名。醴,通"澧"。 2.甘美的水。

  • 5、理水[lǐ shuǐ ]

    1.治水。

  • 6、澧水[lǐ shuǐ ]

    长江中游支流,属洞庭湖水系。源出桑植县北,流经湖南省西北部。长388千米。可通航。

  • 7、沥水[lì shuǐ ]

    降雨之后,留在地面上的积水:这里地势低洼,~常淹庄稼。

丽水词语接龙

  • 1、1.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指鹏飞将起,以翼击水。后以喻远大前程。
  • 2、1.亦作"水鸡"。 2.水鸟名。 3.即青蛙。
  • 3、1.用以盛水的文具。
  • 4、1.水边。
  • 5、1.水的波纹。 2.指水波状的花纹。
  • 6、1.一种盛水的陶器。腹部较大。
  • 7、1.水中漩涡。
  • 8、1.水中生物;水产。
  • 9、1.水上的雾气。 2.像雾一样的小水点。
  • 10、西1.泛指水的西边。 2.古寺名。唐时胜地。包括水西寺﹑水西首寺﹑天宫水西寺。 3.花名。
  • 11、1.犀牛的一种。因生活于水中,故名。 2.见"水犀军"。 3.草名。
  • 12、1.水上游戏。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竞渡﹑杂技等。
  • 13、腔肠动物,水螅虫纲。螅体圆筒形,营淡水生活。上端有口,周围所生细长中空的触手,布满刺细胞,用以捕食。下端为基盘,能分泌黏液,附着在其他物体上;有的又能形成气囊,使之浮上水面。能进行无性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 14、1.即水嬉。
  • 15、又称“河系”或“河网”。流域内各种水体构成脉络相通系统的总称。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沼泽、水库等。由干流及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是水系的主体。常见的水系形状有:树枝状、辐射状、平行状、格子状和网状等。
  • 16、1. 水面以下。如:对这个海湾水下情况了如指掌。
  • 17、1.亦作"水僊"。 2.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3.谓水葬者。 4.称遍游江湖乐而忘返之人。 5.琴曲名。《水仙操》的简称。 6.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鳞茎和花可入药。亦指此种植物的花。
  • 18、1.见"水仙"。
  • 19、1.水上险要之处。 2.水上保险的略语。
  • 20、线船体外形表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 21、1.河流﹑湖泊多的地区。
  • 22、1.谓水的气味香。 2.泽兰的别名。
  • 23、1.盛水用的装置。
  • 24、1.水灾的征兆。

丽水的相关查询

丽水的意思解释、丽水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