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ái yònɡ  ]
  • ㄘㄞˊ ㄩㄥˋ
  • MF ET

财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财物;财富。

⒉  材料与用具。财,通“材”。

引证解释

⒈  财物;财富。

《管子·重令》:“民不务经产,则仓廪空虚,财用不足。”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自 汉 以来,中国财用耗于虏,惟 东汉 为甚。”
清 唐甄 《潜书·卿牧》:“众为邦本,土为邦基,财用为生民之本。”

⒉  材料与用具。财,通“材”。

《左传·宣公十一年》:“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
杨伯峻 注:“财通材。用,用具也。筑城必分为若干工程段,计其材料工具之多少而分与之,便于事也。”

国语辞典

⒈  钱财、货物。

《周礼·天官·宰夫》:「乘其财用之出入,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

⒉  国库的财源。

《礼记·中庸》:「来百工,则财用足。」

财用(cai yong)同音词

  • 1、采庸[cǎi yōnɡ ]

    1.笙的别称。

  • 2、采用[cǎi yònɡ ]

    1.采纳施行。 2.任用。

  • 3、蔡邕[cài yōnɡ ]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灵帝时任议郎,因得罪宦官被流放。董卓当政,官至左中郎将,后世称为蔡中郎。董卓被诛后,下狱死。辞赋以揭露统治者腐朽奢侈的《述行赋》最著名。书法工篆、隶,隶书尤佳,又创“飞白”书。明人辑有《蔡中郎集》。

  • 4、才勇[cái yǒnɡ ]

    1.天性勇猛。才,通"材"。 2.智勇。

  • 5、才用[cái yònɡ ]

    1.才干,才能。

  • 6、材勇[cái yǒnɡ ]

    1.有材力而且勇武。 2.指材力与勇气。

  • 7、材用[cái yònɡ ]

    1.指器材。 2.犹才能。

财用词语接龙

  • 1、1.盖图章。
  • 2、1.措辞。 2.某一方面专用的词语。
  • 3、1.使用斧钺。指执行军法。 2.泛指杀戮。
  • 4、1.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2.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脚为韵脚,而不按其次序。
  • 5、1.用兵作战。
  • 6、1.犹用心。集中注意力。
  • 7、1.运用智谋。 2.犹言耍小聪明。
  • 8、1.谓逞其强力。 2.借指矫捷或勇武。
  • 9、1.运用心思;构思。
  • 10、1.犹用途。
  • 11、1.应用的方面或范围。
  • 12、1.使用武力。 2.喻施展本领。
  • 13、1.日常应用的物品。 2.耗用物品。
  • 14、1.任用贤人。
  • 15、1.用途;作用。 2.费用。
  • 16、1.周浃。普遍深入。挟,同"浃"。
  • 17、①专心;尽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用心学习|工作很用心。 ②存心;居心:别有用心|用心叵测|用心险毒。
  • 18、1.谓凭侥幸以求非分所得。
  • 19、1.吸烟,抽烟。
  • 20、1.下药,使用药物。
  • 21、①意图;意向:用意殊异|深远的用意|这话什么用意|用意明显。 ②专心;着意:经心用意|用意栽培。
  • 22、1.谓出钱雇人服役。
  • 23、1.动脑筋。
  • 24、1.任用有才干的人。

财用的相关查询

财用的意思解释、财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