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ǚ wèi  ]
  • ㄌㄩˇ ㄨㄟˋ
  • KK ILE

吕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吕尚(太公望)。相传其未遇文王之前曾钓于渭滨,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即 吕尚 ( 太公望 )。相传其未遇 文王 之前曾钓于 渭 滨,故称。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四·炎帝下》:“商 周 之际,有 吕渭,字 子牙 ……四友与居, 文王 见之, 吕 遯陈以钓道,遂成 周 业。是为 太公望、师尚父。”

吕渭(lv wei)同音词

  • 1、虑微[lǜ wēi ]

    1.考虑到细微处。

  • 2、履危[lǚ wēi ]

    1.蹈践高危之处。 2.指置身于险境。

  • 3、履尾[lǚ wěi ]

    1.踩踏虎尾。喻身蹈危境。

  • 4、履位[lǚ wèi ]

    1.就位。

吕渭词语接龙

  • 1、1.《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 2、1.地名。本秦都咸阳,汉高祖元年改名新城,后废。武帝元鼎三年复置,改名渭城。东汉并入长安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2.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3.后来谱入乐府﹐便以诗中"渭城"名曲。
  • 3、1.即渭水。亦泛指渭水流域。 2.乐曲名。
  • 4、黄河最大支流。源于甘肃省东部,横贯陕西全境,在潼关附近注入黄河。全长818千米。长度、流域面积和水量均居黄河各支流之首。渭河谷地农业发达,并为中国东部地区通往西北的陆上交通要道。
  • 5、1.流散漫延。
  • 6、1.犹泾渭。比喻清浊﹑高下之分。
  • 7、1.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中渭桥。秦时始置,本名横桥。秦都咸阳,渭南有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建此桥以通二宫。汉更名渭桥。 2.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东渭桥。汉景帝五年建置,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北灞水﹑泾水合渭水处东侧。 3.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西渭桥。汉建元三年建置,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叫便桥或便门桥。唐名咸阳桥,其时长安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别。
  • 8、1.地名。在陕西省大荔县东南。
  • 9、1.《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朱熹集传:"舅氏,秦康公之舅,晋公子重耳也。出亡在外,穆公召而纳之。时康公为太子,送之渭阳而作此诗。"后因以"渭阳"为表示甥舅情谊之典。 2.舅父的代称。
  • 10、城三迭1.即《渭城曲》。此曲分三段,将歌词重复三遍,故称"三叠"。
  • 11、川千亩用以言竹之繁茂。
  • 12、河平原见“关中平原”(176页)。
  • 13、阳之情渭阳:渭水的北边。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间的情谊。
  • 14、浊泾清泾水清,渭水浊。用以比喻事物和人品的差别。
  • 15、撝诃1.见"撝呵"。
  • 16、撝呵1.亦作"撝诃"。 2.挥斥。引申为卫护。 3.指挥。
  • 17、撝挠1.摇摆﹐颤动。
  • 18、撝披1.犹挥洒。
  • 19、撝谦1.谓施行谦德。泛指谦逊。
  • 20、撝让1.谦让。
  • 21、撝损1.谦抑。
  • 22、撝退1.谦让。
  • 23、撝逊1.谦让。
  • 24、撝抑1.见"撝挹"。

吕渭的相关查询

吕渭的意思解释、吕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