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é zhuàn  ]
  • ㄐ一ㄝˊ ㄓㄨㄢˋ
  • FKD TXE

颉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秦李斯所作《仓颉篇》中的小篆字体。

引证解释

⒈  指 秦 李斯 所作《仓颉篇》中的小篆字体。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历法 羲 经秘,书文 頡 篆新。”

颉篆(jie zhuan)同音词

  • 1、结撰[jié zhuàn ]

    1.结构撰述。 2.指园林建筑的构思及布局。

  • 2、介僎[jiè zhuàn ]

    1.介与僎。古代行乡饮酒礼时的辅佐者。辅宾者称介,辅主人者称僎。

颉篆词语接龙

  • 1、1.古时墓志铭例用石相合﹐以一石为盖。盖石题死者爵里姓名﹐习惯用篆书﹐称"篆盖"。
  • 2、1. 刻字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如:又谋诸篆工。——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 3、1.篆体印章。
  • 4、1.即篆书。
  • 5、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雕刻印章的艺术。因刻印时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锲刻,故称。一般用刀刻于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属印章,则多先刻印模,然后铸成。秦印、汉印为公认的篆刻艺术之源,明、清两代出现众多篆刻流派。
  • 6、1.盘香燃尽。
  • 7、1.篆书和隶书。
  • 8、1.古代皇后的乘车之名。
  • 9、1.用篆字所刻的铭文。 2.铭刻。比喻牢记。
  • 10、1.犹香盘。宋苏轼有《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
  • 11、1.篆书的形体气势。
  • 12、①字体名。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故也称“籀文”或“籀书”,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统一,以小篆为正字,也称“秦篆”。篆书字体偏长,多用圆笔。 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即“小篆”。
  • 13、1.曲细而形如篆文的游丝。
  • 14、1.写篆书于素帛。
  • 15、1.用篆书所题写的字。
  • 16、1.篆字的书体。汉字书体的一种。
  • 17、1.篆体字。
  • 18、1.像篆字形的蜗牛。
  • 19、1.犹政务。
  • 20、1.犹盘香。 2.香屑或香灰。
  • 21、1.即篆书。
  • 22、1.盘香的烟缕。
  • 23、1.篆书的笔意。
  • 24、1.用篆字所刻的印章。

颉篆的相关查询

颉篆的意思解释、颉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