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ú jiǎnɡ  ]
  • ㄙㄨˊ ㄐ一ㄤˇ
  • WWWK YFJ

俗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唐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佛殿内槽东壁 维摩 变, 舍利弗 角而转睞, 元和 末,俗讲僧 文淑 装之,笔迹尽矣。”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文叙子》:“长庆 中,俗讲僧 文叙 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
《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己卯,上幸 兴福寺,观沙门 文溆 俗讲。”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还有俗讲变文一向在流行,并演变为唱曲。”

国语辞典

⒈  唐代的说唱文学。唐代僧人根据佛经的内容加以铺陈演义,以通俗有趣的说唱方式向在家人宣扬佛法。

《资治通鉴·卷二四三·唐纪五十九·敬宗宝历二年》:「上幸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

俗讲(su jiang)同音词

  • 1、宿将[sù jiànɡ ]

    1.久经战阵的将领。

  • 2、宿将[sù jiànɡ ]

    老资格的将领:年轻指挥官有宿将指导,进步很快。

  • 3、素将[sù jiānɡ ]

    1.宿将。久经战阵的将领。

  • 4、素讲[sù jiǎnɡ ]

    1.素常讲习。

  • 5、肃将[sù jiānɡ ]

    1.犹敬奉或敬献。

俗讲词语接龙

  • 1、1.谓反复讲习。
  • 2、1.考校搜求。
  • 3、稿(~儿)讲演、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
  • 4、1.指天子讲读之阁。
  • 5、1.论功。
  • 6、1.佛教语。谓供奉讲经说法者。
  • 7、1.讲和入贡。
  • 8、1.议和﹔讲和。购﹐通"媾"。
  • 9、讲述过去的传说、故事:孩子们围坐树下听老人~。
  • 10、1.讲经说法时的鼓声。
  • 11、1.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东宫侍讲官员。
  • 12、1.犹讲习。
  • 13、1.修好﹔讲和。
  • 14、结束战争或纠纷,彼此和解。
  • 15、1.讲习研核。
  • 16、1.相传佛祖论法﹐感动天神﹐诸天落下各色香花﹐谓之"讲花"。因用以形容说法之妙。
  • 17、1.讲说化度。
  • 18、1.谓口讲指画地论学。 2.讲求﹑谋画。
  • 19、①说话;发言:他很会~ㄧ这次座谈会没有一个不~的ㄧ来宾也都讲了话。 ②指责;非议:你这样搞特殊,难怪人家要~了。
  • 20、1.犹修好。欢﹐同"欢"。
  • 21、1.僧侣讲经说法的集会。 2.宋明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始于南宋吕祖谦主持的朱熹﹑陆九渊进行论战的"鹅湖之会"。清朝中叶以后﹐讲会制度逐渐消失。
  • 22、1.讲说训诲。
  • 23、1.讲经说法的集会。
  • 24、1.解说经传的儒师。

俗讲的相关查询

俗讲的意思解释、俗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