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谥典”。
⒉ 赠谥的仪节。
⒊ 谥法。
⒈ 亦作“諡典”。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有合謚典,无愆前志,询诸友好,宜謚曰 靖节徵士。”明 鹿善继 《请谥揭》:“今諡典集议,职何敢私避以遏先德,谨陈崖略,恭候大君子公评。”《清史稿·礼志六》:“乾隆 四十一年,定 明 代殉国诸臣,既邀諡典,并许入祠。”
⒊ 谥法。参见“謚法”。
引宋 楼钥 《成恭皇后改谥议》:“谨攷之諡典曰:‘夙夜警戒曰成;谦而好礼曰恭。’”
1.亦作"诗癫"。 2.谓读诗和作诗到如醉如痴的程度。
1.见"诗颠"。
观察或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作者的~比较独特,文章很有新意。
1.胥吏。 2.作诗文使用典故。犹言"用事"。参见"用典"。
1.潮湿。
1.时间上的某一瞬时。如某日零点正。计算人口﹑物资储备等,都是就一个时点而言的。
1.佛教谓主管地狱的十王所居的宫殿。
1.石造的宫殿。
1.谓大规模田猎。
1.饮食店;点心店。
谥典的意思解释、谥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