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diǎn  ]
  • ㄕˋ ㄉ一ㄢˇ
  • YUW MAW

谥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谥典”。

⒉  赠谥的仪节。

⒊  谥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諡典”。

⒉  赠谥的仪节。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有合謚典,无愆前志,询诸友好,宜謚曰 靖节徵士。”
明 鹿善继 《请谥揭》:“今諡典集议,职何敢私避以遏先德,谨陈崖略,恭候大君子公评。”
《清史稿·礼志六》:“乾隆 四十一年,定 明 代殉国诸臣,既邀諡典,并许入祠。”

⒊  谥法。参见“謚法”。

宋 楼钥 《成恭皇后改谥议》:“谨攷之諡典曰:‘夙夜警戒曰成;谦而好礼曰恭。’”

谥典(shi dian)同音词

  • 1、诗颠[shī diān ]

    1.亦作"诗癫"。 2.谓读诗和作诗到如醉如痴的程度。

  • 2、诗癫[shī diān ]

    1.见"诗颠"。

  • 3、视点[shì diǎn ]

    观察或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作者的~比较独特,文章很有新意。

  • 4、使典[shǐ diǎn ]

    1.胥吏。 2.作诗文使用典故。犹言"用事"。参见"用典"。

  • 5、湿垫[shī diàn ]

    1.潮湿。

  • 6、时点[shí diǎn ]

    1.时间上的某一瞬时。如某日零点正。计算人口﹑物资储备等,都是就一个时点而言的。

  • 7、十殿[shí diàn ]

    1.佛教谓主管地狱的十王所居的宫殿。

  • 8、石殿[shí diàn ]

    1.石造的宫殿。

  • 9、师甸[shī diàn ]

    1.谓大规模田猎。

  • 10、食店[shí diàn ]

    1.饮食店;点心店。

谥典词语接龙

  • 1、1.主持审查。
  • 2、1.深奥的典籍。 2.指文义典雅深奥。
  • 3、1.掌管印玺。
  • 4、1.见"典坟"。
  • 5、1.主守边疆。
  • 6、1.典当变卖。
  • 7、1.谓主管一方政事。
  • 8、1.坚韧镇定。
  • 9、1.典当衣物的票据﹐即当票。
  • 10、1.当铺。
  • 11、1.旧时典押房屋﹑土地等财产所立的契约。
  • 12、1.典正周详。
  • 13、1.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宋齐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梁以后渐废。隋唐诸王府亦设典签﹐但仅掌文书。宋以后废除。
  • 14、1.典当东西换来的钱。
  • 15、1.典雅贴切。
  • 16、1.主持选用官吏。
  • 17、1.统率军队。
  • 18、1.典雅而多文采。
  • 19、1.谓文辞典雅富丽。 2.谓买妾并赡养其家。
  • 20、1.当铺商人。
  • 21、1.典雅平实。 2.典故﹐史实。
  • 22、1.指掌管宗庙神主之官。
  • 23、1.主管官吏。 2.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
  • 24、1.典范﹐法式。 2.典礼﹐仪式。

谥典的相关查询

谥典的意思解释、谥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