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ài bó  ]
  • ㄅㄞˋ ㄅㄛˊ
  • RDFH RMH

拜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新媳妇请见公婆时所献的素绢。

⒉  跪拜接受赐与之帛。

引证解释

⒈  新媳妇请见公婆时所献的素绢。

前蜀 冯鉴 《续事始·拜帛》:“妇见后故要参舅姑,即令人持香缨諮白,许见则出,不许即收之…… 隋 大业 五年,宰相 牛弘 建议,古礼妇执香缨以为请讯,未为允当,自今后请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缨。詔从之。”

⒉  跪拜接受赐与之帛。

唐 李庾 《西都赋》:“御阶昼阴,帝座春深。繽纷宦闥,窈窕嬪林。既受赐於逮昏,尽拜帛而怀金。”

拜帛(bai bo)同音词

  • 1、白波[bái bō ]

    1.白色波浪。 2.指罚爵中的酒波。

  • 2、摆拨[bǎi bō ]

    1.撇开;摆脱。 2.处置﹐安排。 3.犹挣扎。

  • 3、摆簸[bǎi bǒ ]

    1.摆动颠簸。

拜帛词语接龙

  • 1、1.古代新妇持素绢拜见公婆之礼。
  • 2、1.亦作"帛?"。 2.用棉纱织成的布。
  • 3、1.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长沙楚墓和马王堆汉墓共发现帛画四件,是我国存世最古的画幅。
  • 4、1. 丝线。如: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杜牧《阿房宫赋》。
  • 5、也称“缣书”、“素书”。在丝织品上写成的书。春秋战国时已有使用。魏晋以后纸书盛行,帛书遂少用。
  • 6、1.绘在缣帛上的图像或地图。
  • 7、1.在帛上写信,团成小丸,外封以蜡,用以密递消息。
  • 8、1.写在帛上的诏书。后泛谓诏书。
  • 9、1.手绢。
  • 10、兰船1.亦作"帛阑船"。 2.用帛装饰栏杆的船。
  • 11、阑船1.见"帛兰船"。
  • 12、般若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
  • 13、般若佛教指最通达的智慧。
  • 14、泊洑1.沼泽地。
  • 15、泊礼1.薄礼。
  • 16、泊然1.恬淡无欲貌。
  • 17、泊如1.恬淡无欲貌。
  • 18、泊位可供船舶靠泊的码头位置或浮筒位置。通常指码头泊位。它的数量和等级是衡量一个港口设施规模的重要标志。
  • 19、博丽1.丰富华美。
  • 20、博练1.渊博练达。 2.深谙。
  • 21、博临1.谓广泛惠临﹑惠顾。
  • 22、博陆1.即双陆。古代博戏之采名。 2.指霍光。《汉书.霍光传》载,汉武帝封霍光为博陆侯。光忠谨,曾长期主持朝政。
  • 23、博罗1.芋头的异名。 2.蒙古语boru音译。青色;灰褐色。
  • 24、博落1.广疏貌。

拜帛的相关查询

拜帛的意思解释、拜帛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