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ù sù fēnɡ cān  ]
  • ㄌㄨˋ ㄙㄨˋ ㄈㄥ ㄘㄢ
  • FKHK PWDJ WR HQ
  • 成语

露宿风餐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引证解释

⒈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宋 苏轼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明 沉鲸 《双珠记·姑妇相逢》:“老身前日与姐姐同出避难,军马赶散,各自逃生,连日奔走,露宿风餐,担饥忍渴,不知受了多少劳苦。”
韦君宜 《似水流年·我们的老高》:“他不能住在村里,成天成夜在村外野地里露宿风餐。”

国语辞典

⒈  形容野外生活或行旅的艰苦。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也作「风餐露宿」、「风飧露宿」、「风飧水宿」、「餐风沐雨」、「餐风露宿」、「餐风宿露」、「餐风宿水」、「餐风宿雨」、「餐风饮露」。

风尘仆仆 栉风沐雨

成语解释

露宿风餐

露宿风餐词语接龙

  • 1、1.吃饭时用的桌布。
  • 2、1.谓挨打。
  • 3、供旅客途中用餐的铁路客车。设有厨房和餐室,以及储藏室和冰箱等。餐室一般设十二个餐桌,供四十八人同时用餐。通常编挂在列车的中部。
  • 4、1.亦作"飡啖"。 2.见"餐啖"。
  • 5、1.亦作"飡刀"。 2.挨刀。
  • 6、1.亦作"飡饵"。 2.进食;服用。
  • 7、1.饭食。
  • 8、1.谓生活于山野。 2.以风为食。形容超脱尘世的神仙生活。
  • 9、1.亦作"飱服"。 2.犹吃,服用。 3.犹言欣赏信服。
  • 10、1.饭馆。
  • 11、1.亦作"飡和"。亦作"飱和"。 2.谓生活于和平融洽的环境中。
  • 12、1.亦作"飡痂"。 2.吞食疮痂。语本《宋书.刘邕传》:"邕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 13、1.用餐时放在膝上或胸前的布巾(多用于西餐)。
  • 14、1.吃饭的用具,如碗﹑筷﹑羮﹑匙等。
  • 15、1.吃。
  • 16、1.饭食钱。
  • 17、1.谓欣赏美景。
  • 18、1.亦作"飱食"。 2.饭食。 3.吃饭。
  • 19、1.指吃饭。 2.指饭食。
  • 20、1.专供用饭的房子。
  • 21、1.供吃饭用的大房间。一般指大旅馆﹑车站﹑机场等附设的营业性食堂。有时用做大饭馆的名称。
  • 22、1.《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餐薇"谓宁死不屈节。
  • 23、1.谓饮食调养。
  • 24、1.餐食日霞。指修仙学道。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列仙传》陵阳子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夏食沆瀣﹐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为六气。"

露宿风餐的相关查询

露宿风餐的意思解释、露宿风餐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