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ǔ lì  ]
  • ㄇㄨˇ ㄌ一ˋ
  • CFG JDGQ
  • 名词

牡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牡蛎科),有粗糙不规则贝壳,足小或无,无水管,生活在海底或沿海浅水岩石或其他物体上,或在河口的咸淡水中,取食水流带来的小植物和动物。

oyster;

引证解释

⒈  亦称“牡蛤”。软体动物,肉鲜美,壳可入药。又名蠔。

《能改斋漫录·方物》引《番禺记》:“蠔之殻,即药中之牡蠣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牡蛎》﹝释名﹞:“牡蛤、蠣蛤、古賁、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牡蛎》﹝集解﹞引《别录》:“牡蠣生 东海 池泽,採无时。”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牡蠣坚筑墻,蛤蜊贱供蔌。”

国语辞典

⒈  动物名。牡蛎科双壳类软体动物。右壳小而薄,左壳大而凸,产于浅海泥沙中,肉味美,营养丰富。

牡蛎(mu li)同音词

  • 1、木厘[mù lí ]

    1.清代专向木商征税的局卡。

  • 2、木李[mù lǐ ]

    1.果名。即榠樝,又名木梨。《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后因以借指互相投赠酬答之物。

  • 3、木理[mù lǐ ]

    1.树木的纹理。指树木的质地。

  • 4、木立[mù lì ]

    1.呆立,失神站立。

  • 5、木吏[mù lì ]

    1.木雕的狱吏。语出《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后因以"木吏"借指刑官。

  • 6、木戾[mù lì ]

    1.雌鹦鹉的别名。

  • 7、幕吏[mù lì ]

    1.泛指属吏。

  • 8、慕利[mù lì ]

    1.追求财利。 2.复姓。出鲜卑族。后魏有吐谷浑主慕利延。见《通志.氏族五》。

  • 9、墓厉[mù lì ]

    1.茔地周围界域的标志。

  • 10、目礼[mù lǐ ]

    1.以目注视,表示敬意。

牡蛎词语接龙

  • 1、1.用牡蛎壳烧制成的灰。其功用与石灰相同。
  • 2、1.寄居在牡蛎﹑蛤仔等壳中的一种小蟹。古人以为其为牡蛎取食﹐故称。
  • 3、1.泛指粉墙。
  • 4、1.饲养牡蛎白蚬的海塘。我国蛎产﹐本有石蚝﹑竹蚝二种;石蚝附石而生﹐竹蚝则插竹海边为浮田﹐亦谓蕹簰﹐又称蛎塘。参阅清李调元《南越笔记.蚝》。
  • 5、1.鸟名。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常活动于海滨沙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蠕虫等。在我国分布于沿海一带。夏季在东北和河北﹑山东等地繁殖﹐冬季迁至南方。
  • 6、1.牡蛎的别名。
  • 7、1.指簇聚而生的牡蛎。因牡蛎附石而生﹐连结如房﹐故称。亦特指牡蛎的壳。 2.指牡蛎的肉。
  • 8、1.牡蛎的别名。
  • 9、1.即牡蛎。
  • 10、1.腌制的牡蛎肉。
  • 11、粉墙1.用蛎灰粉刷的墙。
  • 12、銐刀1.除草器。
  • 13、鬴洧1.锅。喻身世卑下。
  • 14、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皇室远支。因避家讳而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曾任奉礼郎。诗作多寄情于神仙鬼魅世界,表现怀才不遇之感。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有《昌谷集》。
  • 15、李会1.古代风俗,妇女于立夏日取李汁和酒饮之,称为"李会"。
  • 16、李季诗人。河南fe63源(今唐河)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兰州分会主席,《诗刊》与《人民文学》主编。著有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杨高传》,短篇小说集《马兰集》等。有《李季文集》。
  • 17、礼毕1.乐名。
  • 18、礼辟1.以礼征召。
  • 19、礼宾按一定的礼仪接待宾客(多用在外交场合):~服ㄧ~司。
  • 20、丽崎1.绮丽峻伟。
  • 21、丽气1.壮丽的气象。 2.秀丽的气韵。
  • 22、丽谯1.亦作"丽樵"。 2.华丽的高楼。
  • 23、丽樵1.见"丽谯"。
  • 24、丽巧1.华丽精巧。

牡蛎的相关查询

牡蛎的意思解释、牡蛎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