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ào zhōu  ]
  • ㄐ一ㄠˋ ㄓㄡ
  • SGFB XOX

酵粥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发酵的粥。

引证解释

⒈  发酵的粥。

《金史·食货志四》:“若刮鹻土煎食之,採黄穗草烧灰淋卤,及以酵粥为酒者,杖八十。”

酵粥(jiao zhou)同音词

  • 1、胶舟[jiāo zhōu ]

    1.用胶黏合之舟。

  • 2、教胄[jiāo zhòu ]

    1.《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孔传:"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子,中和祗庸孝友。"《说文》引作"教育子",《史记.五帝本纪》作"教稺子"。王引之曰:"凡未冠者,通谓之稚子。稺子即育子,故曰:'命汝典乐,教育子'西汉经师如夏侯﹑欧阳必有训育子为稚子者,故史公以稚代育,盖有所受之。育﹑胄古声相近,作胄者假借字耳……马注曰:'胄,长也,教长天下之子弟。'训胄为长,始与史公异义。然云'教长天下之子弟',则是以教胄二字连读而训为教长。"见《经义述闻.尚书上》。

酵粥词语接龙

  • 1、1.卖弄权势。
  • 2、1.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
  • 3、1.即木鱼。刳木为鱼形,其中凿空,扣之作声,悬于廊下。僧寺于粥饭或集聚僧众时用之。
  • 4、1.稠粥;粥饭。
  • 5、1.柔弱无能貌。 2.鸡相呼声。引申为众口藉藉,声音嘈杂。
  • 6、1.旧时官府﹑慈善团体或人士施粥以赈饥民之所。
  • 7、1.谓僧寺集众食粥时击鼓。
  • 8、1.出卖,出售。粥,同"鬻"。
  • 9、1.粥。糜,谓煮米使糜烂。
  • 10、1.浓茶或醇酒表面所凝结的薄膜,以其状如粥膜,故称粥面。
  • 11、饭僧1.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本为僧人自谦之词。后多用以嘲讽尸位素餐者。
  • 12、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 13、无能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
  • 14、薵蓼1.草木覆盖貌。
  • 15、詶唱1.谓以诗词相互赠答。
  • 16、詶答1.应答。
  • 17、詶和1.以诗文相酬答。
  • 18、詶寄1.唱酬寄赠。
  • 19、詶接1.应酬接待。
  • 20、詶抗1.酬对﹔对答。
  • 21、詶譬1.应答譬解。
  • 22、詶言1.答言﹔酬答。
  • 23、詶悦1.应酬取悦。
  • 24、詶直1.酬值﹐偿付所值。

酵粥的相关查询

酵粥的意思解释、酵粥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