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ānɡ duò  ]
  • ㄆㄤ ㄊㄨㄛˊ
  • IYUY ITB

滂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1.同"滂沱"。 2.雨大貌。 3.形容泪或血等流得多。 4.广大貌;充溢貌。 5.形容丰盛。

引证解释

⒈  同“滂沱”。

⒉  雨大貌。

晋 左思 《蜀都赋》:“虽星毕之滂沲,尚未齐其膏液。”
唐 欧阳行周 《益昌行》:“期当作説霖,天下同滂沲。”
宋 苏辙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竹迷谁定知迷否,趂取滂沲好雨初。”

⒊  形容泪或血等流得多。

汉 王褒 《九怀·株昭》:“卷佩将逝兮,涕流滂沲。”
《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沲,意甚恶之。”
晋 潘岳 《寡妇赋》:“哀鬱结兮交集,泪横流兮滂沲。”
唐 孟郊 《送淡公》诗之六:“徘徊相思心,老泪双滂沲。”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碓梦》:“既至,乃数百鬼负大磨,旋转不已。有人头出磨上,流血滂沲。”

⒋  广大貌;充溢貌。

《周髀算经》卷上:“北极之下,高人所居,六万里,滂沲四隤而下。”
唐 沉亚之 《淮南都梁山仓记》:“待我柘桂之杓,致滂沲之流,操以救之。”

⒌  形容丰盛。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李君神》:“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沲。”

滂沲词语接龙

  • 1、夺取①用武力强取:~敌人的阵地。 ②努力争取:~新的胜利ㄧ~农业丰收。
  • 2、夺去1.置…于死地。如:鼠疫夺去了数以千计的生命。2.被抢走。
  • 3、夺权夺取权力(多指夺取政权)。
  • 4、夺却1.亦作"夺却"。 2.夺去;占去。
  • 5、夺攘1.抢夺。
  • 6、夺人1.犹损人。 2.犹动人。
  • 7、夺神1. 使人神情恍惚。
  • 8、夺适1.见"夺嫡"。
  • 9、夺禠1.剥夺。
  • 10、夺胎1.见"夺胎换骨"。
  • 11、夺误1.抄刊古书而形成的文字脱漏或讹误。
  • 12、夺席1.《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后因谓成就超过他人为"夺席"。
  • 13、夺衣1.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
  • 14、夺移1.夺此移彼;转移。 2.动摇改变。
  • 15、夺印1.夺去官印﹐谓将付予臣下的权力收回。 2.谓在竞争中获得代表某种权力的官印。
  • 16、夺职1.削职;免职。
  • 17、夺志被迫改变本意或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8、夺转1.犹言夺回。
  • 19、夺宗1.《汉书.梅福传》:"诸侯夺宗﹐圣庶夺适。"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夺宗﹐始封之君尊为诸侯﹐则夺其旧为宗子之事也。"后称夺取嫡长子地位为"夺宗"。
  • 20、夺走1.用强力拿走。如:他们试图夺走那个盘子。2.索取,尤指结果,取去[某物]。如:这场瘟疫夺走了成千人的生命。
  • 21、铎辰1.春秋时赤狄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省境内。
  • 22、铎刀1.唐代南诏兵器名。一种顶端含毒的长矛。
  • 23、铎遏1.复姓。春秋晋有铎遏寇。
  • 24、铎铃1.檐铃﹐风铃。一般悬挂在高大建筑物的檐角﹐遇风即响。

滂沲的相关查询

滂沲的意思解释、滂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