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nɡ qǔ  ]
  • ㄒ一ㄥˊ ㄑㄨˇ
  • TGS BC

行取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明清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蒯知县为官清正,行取到京,钦授礼科给事中之职。——《警世通言》

send an official communication to transfer a local official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引证解释

⒈  又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如雨。”

⒉  明 清 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明 李贽 《答焦漪园》:“潘雪松 闻已行取,《三经解》刻在 金华,当必有相遗。”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稽清 知县,已行取做刑科给事中。”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未及数月,行取进京,授了给事中。”

国语辞典

⒈  旧时地方州县官员,若治绩良好,才能出众者,由朝廷行文调职京师,称为「行取」。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嵇清知县,也行取做刑科给事中。」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今遇主上眷念功臣,赐还世职,行取来京陛见。」

行取(xing qu)同音词

  • 1、行曲[xínɡ qǔ ]

    1.指部属。

  • 2、星区[xīnɡ qū ]

    1. 星空中任一个确定的区域。

  • 3、星驱[xīnɡ qū ]

    1.传说中星的驭者。 2.犹星驰。

  • 4、兴趣[xìnɡ qù ]

    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需要为基础,由对事物的认识和获得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有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直接兴趣和对活动结果感到兴趣的间接兴趣。

  • 5、性趣[xìnɡ qù ]

    1.性情志趣。

  • 6、形躯[xínɡ qū ]

    1.身体﹐躯壳。

  • 7、幸曲[xìnɡ qǔ ]

    1.宠幸偏袒。

行取词语接龙

  • 1、1.置备;置办。 2.指办理。
  • 2、1.谓要求接受并坚决做到。
  • 3、1.招致丧身。
  • 4、便1.取其方便。 2.犹随便,无拘束。 3.犹乘便。
  • 5、1.告别。
  • 6、1.选取材料。 2.裁度。材,通"裁"。
  • 7、1.犹选取。 2.犹决断。
  • 8、1.谓得到补偿。
  • 9、1.取得声誉。 2.犹取名。
  • 10、1.媾和。 2.谓学成。
  • 11、1.犹上路,登程。
  • 12、1.博取别人的喜爱﹑称赞。
  • 13、1.计算报酬;取得报酬。
  • 14、1.见"取次"。
  • 15、1.亦作"取此"。 2.随便,任意。 3.草草,仓促。 4.次序。 5.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6.尴尬,进退两难。
  • 16、1.犹撮合。
  • 17、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你的地位别人无法取代|用机器人取代人工。
  • 18、1.向别人借取。
  • 19、1.谓取得相当的补偿。
  • 20、1.所走的路程。 2.选取经由的道路。 3.犹言上路。 4.犹言开辟道路。
  • 21、1.召唤到。 2.得到。
  • 22、明令禁止或取消:许多不健康的游乐场所被取缔。
  • 23、1.夺取;以武力强取。
  • 24、1.挖除耳垢。

行取的相关查询

行取的意思解释、行取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