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 jūn  ]
  • ㄐ一 ㄐㄨㄣ
  • GB FQU

击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攻击与己势均力敌的敌人。

引证解释

⒈  攻击与己势均力敌的敌人。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威王 曰:‘击均奈何?’ 孙子 曰:‘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毋令敌知之。然而不离,按而止。毋击疑。’”

击均(ji jun)同音词

  • 1、戢军[jí jūn ]

    1.约束士兵。

  • 2、骥骏[jì jùn ]

    1.骏马,千里马。

  • 3、鸡菌[jī jūn ]

    1.即鸡?。

  • 4、畿郡[jī jùn ]

    1.京城。

  • 5、畸畯[jī jùn ]

    1.异行卓识之士。畯,通"俊"。

  • 6、激峻[jī jùn ]

    1.峻急,湍急。

  • 7、季军[jì jūn ]

    体育运动等竞赛中的第三名。

击均词语接龙

  • 1、1.谓调节适应。
  • 2、1.谓诸侯按照等级各守其封土。
  • 3、1.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 2.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 3.明末的苛税之一。 4.古代仓名。 5.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
  • 4、1.北宋税制,先丈量田地,然后按肥瘠分等定税,谓之"均税"。
  • 5、1.夏代监狱的别名。
  • 6、平均分摊:费用按户~。
  • 7、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 8、1.均匀妥贴。 2.谓平板而少变化。
  • 9、1.见"均工夫"。
  • 10、线在坐标图上显示的一段时间内指数、价位等的平均值所连成的线,如五日均线、十日均线等。
  • 11、1.犹同心。谓心理相同。
  • 12、1.明代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之一。按民户丁粮之多寡派充的各种经常性杂役。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2.清代徭役制度。初为征力役,后改为征银助役,继复摊征于地粮,称为"均徭银"。参阅《清会典.户部六.尚书侍郎执掌》。
  • 13、1.见"均壹"。
  • 14、1.亦作"均一"。 2.公允如一;均匀无别。
  • 15、1.谓闲散安逸。常用以指朝官外放或退隐。
  • 16、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今年的雨水很~ㄧ钟摆发出~的声音 ㄧ把马料拌得均均匀匀的。
  • 17、大家平均分享(利益):利益~。
  • 18、几个数平均以后得出的值。
  • 19、1.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 20、1.行对等之礼。
  • 21、1.平均摊派。
  • 22、1.平衡;均匀。 2.平正;公允。
  • 23、1.均衡;齐整。
  • 24、1.谓力量相当。 2.犹分权;平权。

击均的相关查询

击均的意思解释、击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