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ǎnɡ ɡuān zhī zhū  ]
  • ㄌ一ㄤˇ ㄍㄨㄢ ㄓ ㄓㄨ
  • GMWW CM PP YTFY

两观之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引证解释

⒈  参见“两观”。参见“两观”。

语本 汉 刘向 《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 舜 有四放之罚,而 孔子 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
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隋书·高祖纪上》:“近者内有艰虞,外闻妖寇,以鹰鸇之志,运帷帐之谋,行两观之诛,扫万里之外。”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奸雄独立,初明两观之诛;正教未行,仍赦同狴之罪。”

两观之诛词语接龙

  • 1、1.《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后遂以"诛鲸"指诛杀大奸首恶。
  • 2、1.揭露﹑指摘。
  • 3、1.诛灭﹔灭绝。
  • 4、1.需索攫取。
  • 5、1.求索聚敛。
  • 6、1.杀戮和流放。
  • 7、1.诛戮。僇﹐通"戮"。
  • 8、1.诛杀﹔杀害。
  • 9、1.惩治首恶。
  • 10、1.讨伐叛乱。
  • 11、1.谓定死罪。
  • 12、1.亦作"诛茆"。 2.芟除茅草。 3.引申为结庐安居。
  • 13、1.见"诛茅"。
  • 14、1.屠戮除灭。
  • 15、1.谓根据名义﹑表面现象而定是非善恶。
  • 16、1.诛杀和纳受之数。
  • 17、1.讨伐叛逆。
  • 18、1.诛杀佞臣。
  • 19、1.严其责罚。
  • 20、1.讨伐叛逆。
  • 21、1.诛杀和贬斥。
  • 22、1.见"诛谴"。
  • 23、1.亦作"诛遣"。 2.诛杀贬谪。
  • 24、1.需索﹔强制征收。

两观之诛的相关查询

两观之诛的意思解释、两观之诛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