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ì tǎnɡ  ]
  • ㄊ一ˋ ㄊㄤˇ
  • WMF WIPQ

倜傥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洒脱;不拘束。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unconventional;

⒉  非常,特别。

诸仁者于此见得倜傥分明。——《五灯会元》

very;

引证解释

⒈  卓异,不同寻常。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惟倜儻非常之人称焉。”
《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 刘殷 ﹞博通经史,性倜儻有大志。”
胡三省 注:“倜儻,卓异也。”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今天下内訌外侮,诚宜得倜儻非常之人任而使之。”

⒉  豪爽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

《三国志·魏志·阮瑀传》:“瑀 子 籍,才藻艳逸,而倜儻放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章丘 李孝廉善迁,少倜儻不泥,丝竹词曲之属皆精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九:“他今天不但显得年轻,而且比过去越发英俊了……出落得瀟洒不凡,风流倜傥。”

国语辞典

⒈  卓异、特别。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文选·王逸·鲁灵光殿赋》:「迢峣倜傥,丰丽博敞,洞轸轕乎,其无垠也。」

⒉  卓越豪迈,洒脱不受约束的样子。

《三国志·卷二一·魏书·阮籍传》:「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本是儒家子弟,生来心性倜傥佻?,顽耍戏浪,不拘小节。」

倜傥(ti tang)同音词

  • 1、俶倘[tì tǎnɡ ]

    1.见"俶傥"。

  • 2、俶傥[tì tǎnɡ ]

    1.亦作"俶倘"。 2.卓异不凡。 3.豪爽洒脱。

  • 3、倜踼[tì tǎnɡ ]

    1.洒脱不凡。

倜傥词语接龙

  • 1、放纵:傥荡不羁。
  • 2、1.惊疑貌。
  • 3、1.或许;恐怕。 2.假若。
  • 4、1.意外得来,偶然得到。 2.自来。
  • 5、1.不明貌。 2.旷达貌。
  • 6、1.广大宽敞貌。
  • 7、1.堂皇正大的言论。傥,通"谠"。
  • 8、1.旷远貌。 2.暗昧不明貌。 3.茫然自失貌。
  • 9、1.广大貌。
  • 10、1.怅然自失貌。 2.漠然,无思虑貌。 3.恍忽貌。 4.倘若。
  • 11、1.假如。
  • 12、使1.倘使,倘若。
  • 13、1.舒闲自适貌。
  • 14、1.正直的言论。傥,通"谠"。
  • 15、1.安闲自在地行走。
  • 16、来物1.意外得来之物。
  • 17、来之物傥来:偶然、意外得来的。无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财物。
  • 18、簜节1.竹节。犹竹符﹐古代信使持其半以验证。
  • 19、簜札1.纸名。即玉版纸。
  • 20、欓子1.食茱萸的别称。
  • 21、唐室1. 唐王室,唐王朝。如:唐室固以微矣。——宋·苏轼《教战守》。
  • 22、唐书1.指《尚书》中的《尧典》。 2.指《旧唐书》或《新唐书》。
  • 23、唐鼠1.传说中的鼠名。
  • 24、唐肆1.空荡的集市。

倜傥的相关查询

倜傥的意思解释、倜傥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