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āi wǎn  ]
  • ㄞ ㄨㄢˇ
  • YEU RQKQ

哀挽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哀悼:哀挽逝者。

引证解释

⒈  悲痛地挽着丧车。

唐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词》之三:“哀挽青门去,新阡 絳水 遥。”
仇兆鳌 注:“哀挽,挽丧车而哀慟也。”
唐 刘言史 《北原情》诗:“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

⒉  指挽歌。

唐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诗:“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⒊  哀悼。

应修人 《灰黑的手帕》诗:“灯火上闹市,天色已近昏暗,我惘然哀挽那坠去的光辉。”

国语辞典

⒈  伤悼死者的文字。

哀挽(ai wan)同音词

  • 1、挨晩[āi wǎn ]

    1.傍晩。

  • 2、爱玩[ài wán ]

    1.亦作"爱玩"。 2.指弄臣狎客。 3.喜爱而研习;喜爱而玩赏。

  • 3、哀婉[āi wǎn ]

    悲伤委婉:这首歌她唱得哀婉动人。

  • 4、哀惋[āi wǎn ]

    1.悲伤惋惜。

  • 5、碍挽[ài wǎn ]

    1.拉住。

哀挽词语接龙

  • 1、1.漕运。
  • 2、1.牵引。
  • 3、文体名。哀悼死者的诗、文、歌、词等。古代多用韵文。
  • 4、1.见"挽词"。
  • 5、1.近代。
  • 6、1.运输的通道。
  • 7、1. 表示对死者悼念的牌匾。
  • 8、1.拉纤的人。
  • 9、1.谓用车装运。
  • 10、1.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后泛指对死者悼念的诗歌或哀叹旧事物灭亡的文辞。
  • 11、1.挽弓,引弓。
  • 12、1.拉车前进。比喻举荐人才。
  • 13、1.扭转。谓使已成的不利局面好转或恢复原状。
  • 14、1.童年。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
  • 15、1.晩近,离现在最近的时代。
  • 16、尽力补救,使之脱离危险的境地:挽救国家|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是医生的天职。
  • 17、1. 套在牲畜身上拉车的器具。
  • 18、1.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人。
  • 19、1. 骡马等拉车或农具时能够使出的力量。如:这匹马的挽力太小,拉不动这辆车。
  • 20、文体名。哀悼死者的对联,由“挽词”演变而来。始于宋代。
  • 21、1.撕破。
  • 22、1.亦作"挽任"。 2.犹运输。赁,通"任",挑运。
  • 23、1.拉纤。
  • 24、请求准备离去的人留下来:大妈挽留远方来客再住几天|对于请调工作的教师,校长一再挽留。

哀挽的相关查询

哀挽的意思解释、哀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