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ūn zūn  ]
  • ㄑㄨㄣ ㄑㄨㄣ
  • KHCT KHCT
  • AA式

踆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行走貌。

⒉  谦退貌。

引证解释

⒈  行走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怪兽陆梁,大雀踆踆。”
刘良 注:“陆梁、踆踆,皆行走貌。”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焉能心怏怏,祗是走踆踆。”
仇兆鳌 注:“踆踆,行走貌。”
宋 陆游 《示客》诗:“世间可笑走踆踆,误认虚空作汝身。”
清 吴嘉纪 《挽歌为何去骄赋》:“途长日暮身踆踆,年过六十不获已。”

⒉  谦退貌。

《明史·邹文盛传》:“文盛 为人廉谨,踆踆若无能。与 孙交、秦金、赵璜 咸称长者。”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 董上治 ﹞为人踆踆谨退,不言躬行,风范凛然。”

国语辞典

⒈  迟疑不前的样子。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踆踆(zun zun)同音词

  • 1、撙撙[zǔn zǔn ]

    1.聚集貌。撙﹐通"僔"。

  • 2、捘捘[zùn zùn ]

    1.跳动貌。

  • 3、噂噂[zǔn zǔn ]

    1.聚语貌。 2.形容嘈杂声。

踆踆词语接龙

  • 1、1.指运行的轨道。
  • 2、1.即蹲鸱。大芋。
  • 3、1.行走貌。 2.谦退貌。
  • 4、1.古代传说月亮中居有玉兔,后因以"踆兔"借指月亮。
  • 5、1.古代传说有三足乌居于太阳中。《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后因以"踆乌"借指太阳。
  • 6、1.犹逡巡。进退不定貌。
  • 7、踠踠1.宛转屈伸地蹲伏着。
  • 8、1.指运行的轨道。
  • 9、1.即蹲鸱。大芋。
  • 10、1.行走貌。 2.谦退貌。
  • 11、1.古代传说月亮中居有玉兔,后因以"踆兔"借指月亮。
  • 12、1.古代传说有三足乌居于太阳中。《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后因以"踆乌"借指太阳。
  • 13、1.犹逡巡。进退不定貌。
  • 14、撙节1.抑制;节制。 2.节省;节约。 3.调节;料理。
  • 15、撙诎1.节制;谦逊。
  • 16、撙辱1.犹屈辱。
  • 17、撙衔1.控制马勒﹐使马就范。
  • 18、撙用1.节约用度。
  • 19、撙御1.犹撙衔。
  • 20、撙约1.节俭。
  • 21、撙制1.节制﹐减省。
  • 22、撙撙1.聚集貌。撙﹐通"僔"。
  • 23、捘削1.犹搜刮。
  • 24、捘捘1.跳动貌。

踆踆的相关查询

踆踆的意思解释、踆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