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昏暗貌;阴暗貌。糊涂;愚昧。视力昏花模糊。神志昏沉;昏迷。
⒈ 昏暗模糊。
引南朝陈·阴铿〈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⒉ 昏迷不清醒。
引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倾动烟尘起。」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⒊ 糊涂不辨是非。
引《老子·第二〇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犹言一片晦暗。形容烟雾弥漫或事理隐晦等。
1.浑浊不清。
1.同"滚滚"。 2.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纯朴未散的状态。 3.浑浊。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亦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 4.混杂貌。 5.指无分别﹑不分明貌。 6.糊里糊涂,无知无识。 7.苟且度日。 8.无业游民;流氓。 9.波浪声。参见"混混沌沌"。
1.亦作"惽惽"。 2.精神昏暗;神志不清。 3.指晦昧不明。 4.专一;专心致志。
1.昏乱。
1.乱;混浊。 2.浑噩。
1.糊涂不明貌。
1.浑浊貌;纷乱貌。
1.混乱。
1.盛貌。 2.众多貌。 3.动貌。
昏昏的意思解释、昏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