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àn dài  ]
  • 一ㄢˋ ㄉㄞˋ
  • FAJV FVI

堰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壅水的土坝。用于提高上游水位,以便水运或灌溉。

引证解释

⒈  壅水的土坝。用于提高上游水位,以便水运或灌溉。

《旧唐书·宪宗纪上》:“乙丑,罢 江 淮 私堰埭二十二,从转运使奏也。”
《宋史·河渠志四》:“帝以地有隆阜,而水势极浅,虽置堰埭,又歷 吕梁 滩磧之险,非可漕运,罢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杭嘉水路古今不同》:“明 李日华 《紫桃轩又缀》云:‘ 唐 宋 时, 嘉 湖 地皆悬流,重重设堰埭,用牛挽船。’”

堰埭(yan dai)同音词

  • 1、延待[yán dài ]

    1.延接,接待。

  • 2、衍貣[yǎn dài ]

    1.见"衍忒"。

  • 3、眼袋[yǎn dài ]

    1.指下眼皮微微凸出的部分。

  • 4、烟袋[yān dài ]

    1.亦作"烟袋"。 2.吸水烟或旱烟的用具。

  • 5、猒代[yàn dài ]

    1.谓帝王去世。

  • 6、厌代[yàn dài ]

    1.特指帝王逝世。唐人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改"世"为"代"。后遂沿用下来。

  • 7、厌怠[yàn dài ]

    1.厌烦怠慢;厌倦怠惰。

  • 8、燕代[yàn dài ]

    1.战国时燕国﹑代国所在地。泛指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东北部地区。

  • 9、燕诒[yàn dài ]

    1.《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毛传:"燕,安也。"朱熹集传:"诒,遗;燕,安……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后以"燕诒"谓使子孙后代安吉。

堰埭词语接龙

  • 1、1.堤岸。
  • 2、1.过堰钱。古时在江河水流湍急﹑船路险阻处设埭﹐用牛或人力助船过埭﹐借以收税﹐南北朝叫牛埭税﹐唐代称埭程。
  • 3、大夫①古代官职名,位居卿之下,士之上。秦汉后有御史大夫、光禄大夫等,唐代以后称高级文职官阶为大夫。 ②(dài-)宋代医官置大夫以下官阶,后以之称医生。
  • 4、呆痴1.迟钝,愚笨。
  • 5、呆词1.谓不近情理的话。
  • 6、待价1.见"待贾而沽"。
  • 7、待间1.亦作"待闲"。 2.待病稍愈。 3.得间;待机。
  • 8、待见1.等待召见。 2.喜爱。
  • 9、待交1.见"待教"。
  • 10、待教1.需要教育。 2.要使,且让。
  • 11、待接1.犹接待。
  • 12、待尽1.犹待死。 2.谓居丧尽礼。
  • 13、待举1.等待举用。 2.谓等待兴办。
  • 14、待决1.等待处决。
  • 15、待絶1.等待死亡。
  • 16、待考1.留待查考。
  • 17、待客1.招待客人;接待客人。
  • 18、待扣1.有待敲击(而发声)。亦比喻等待询问。
  • 19、待亏1.亏待,待人不公平或不尽心。
  • 20、待腊1.亦作"待臈"。 2.等到腊月。
  • 21、待臈1.见"待腊"。
  • 22、待令1.等候命令。
  • 23、待漏1.百官清晨入朝,等待朝拜天子,谓之"待漏"。漏,古代计时器。 2.见"待漏院"。
  • 24、待禄1.持禄,守禄。待,通"持"。

堰埭的相关查询

堰埭的意思解释、堰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