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 qiān  ]
  • ㄐ一 ㄑ一ㄢ
  • TKW TIGN

积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多罪咎。

引证解释

⒈  谓多罪咎。

明 张居正 《答中元高相公书》之二:“不孝积愆累衅,搆兹閔凶。”
《明史·瞿式耜传》:“因言夺情建祠之 朱童蒙 不可宽,积愆久废之 汤宾尹 不可用。”
清 陆陇其 《答嘉定李生玉如书》:“不孝生平积愆,祸及先人,远辱光唁,心肺方裂,不能一叙契阔,悚惕而已。”

积愆(ji qian)同音词

  • 1、饥歉[jī qiàn ]

    1.亦作"饥嗛"。 2.缺粮;庄稼收成差。

  • 2、积钱[jī qián ]

    1.储藏的钱财。 2.指储藏的钱财。

  • 3、积欠[jī qiàn ]

    ①累次欠下:还清了~的债务。 ②积累下的亏欠:清理~。

  • 4、积歉[jī qiàn ]

    1.多年欠收。

  • 5、羁牵[jī qiān ]

    1.羁绊牵制。

  • 6、羁谴[jī qiǎn ]

    1.亦作"羇谴"。 2.贬谪流放。

  • 7、机钤[jī qián ]

    1.犹机智,机谋。

  • 8、继褰[jì qiān ]

    1.谓接济缩减。

  • 9、銡钳[jí qián ]

    1.倾轧钳制。

  • 10、赍遣[jī qiǎn ]

    1.遣送。

积愆词语接龙

  • 1、1.指朝廷在政治上的过失与流弊。
  • 2、1.误了预定的旅程。
  • 3、1.差错,失调。
  • 4、1.犹懈怠。
  • 5、1.犹失误。
  • 6、1.谓因失误而导致匮竭。
  • 7、1.因过失而触犯刑律。
  • 8、《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愆阳:冬天阳温。伏阴:夏天阴凉)后因以“愆伏”指气候失常,冷暖不调: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 9、1.过失。
  • 10、1.罪恶,罪过。
  • 11、1.失和。
  • 12、1.失时。
  • 13、1.犹悔过。
  • 14、1.罪过。
  • 15、1.久旱。
  • 16、1.谓疫疠等流行性疾病。
  • 17、1.愆戾,罪行。
  • 18、1.罪戾,罪过。
  • 19、1.苛繁的法令。
  • 20、1.久不见面,久违。
  • 21、1.错误,过失。语本《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 22、1.犯罪的条款。
  • 23、1.误期,失期。
  • 24、1.久雨未晴。

积愆的相关查询

积愆的意思解释、积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