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初学记》卷十七引晋孙盛《逸人传》:“丁兰者,河内人也。少丧考妣,不及供养,乃刻木为人,仿髴亲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后因称汉代丁兰所刻其母之木像为“木母”。
⒉ 泛指所刻生母之木像。
⒊ “梅”字可拆为木、母二字,故以称梅。
⒈ 梅。梅字可拆为木、母二字,故称为「木母」。
引唐·元结〈演兴·初祀〉诗:「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孙为桷兮木母榱。」
⒉ 依母亲生前形状刻制的木像。
引《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纪》:「始居文宣太后忧,依丁兰作木母。」
1.古时为人教育女子的妇人。
1.弟妻对兄妻的称呼。 2.指修女。
1.覆布周密貌。 2.纷布貌,常指尘埃。 3.浓郁貌。
1.和睦,亲密。 2.恭敬貌。睦,通"穆"。
1.蒙昧貌。一说﹐谨愿貌。 2.思念貌。 3.风拂动貌。
1.墓地植的树木。
1.对夫兄之妻的称呼。
1.痴呆貌。
1.每天傍晚。
仪容、言语美好;行止端庄恭敬:天子穆穆|穆穆皇皇。 【穆穆】仪容、言语美好;行止端庄恭敬:天子穆穆|穆穆皇皇。
木母的意思解释、木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