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è dá  ]
  • ㄘㄜˋ ㄉㄚˊ
  • NMJ NJG

恻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哀伤。

⒉  犹恻隐。

⒊  恳切。

引证解释

⒈  哀伤。

《礼记·问丧》:“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气盛,故袒而踊之。”
《后汉书·祭遵传》:“征虏将军 潁阳侯 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 河 南,惻怛之慟,形於圣躬。”
《旧唐书·岑文本传》:“其夕, 太宗 闻严鼓之声,曰:‘ 文本 殞逝,情深惻怛,今宵夜警,所不忍闻。’命停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老龙舡户》:“状中称死者不下百餘,其千里无主者,更不知凡几。公骇异惻怛,筹思废寝。”

⒉  犹恻隐。

宋 叶适 《乐清县学三贤祠堂记》:“贾公 惻怛长者,惠贫恤孤。”
明 宋濂 《<杏庭摘稿>序》:“其发之於诗,和而不怨,平而不激,严而不刻,雅而不凡,庶几忠厚惻怛,有三百篇之遗意者。”

⒊  恳切。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杜甫 ﹞诗意与 狄昌 同,而其惻怛规戒,涵蓄不露,则大有逕庭矣。”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国会为治外交之本》:“国民之对於政府也,当至诚惻怛,以销其防闲畛域之私,而不可激烈以召变。”

国语辞典

⒈  悲忧、哀伤。南朝梁·刘勰也作「恻怆」。

《后汉书·卷二〇·祭遵传》:「征虏将军颍阳侯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河南,恻怛之恸,形于圣躬。」
《文心雕龙·哀吊》:「建安哀辞,惟伟长差善,行女一篇,时有恻怛。」

恻怛词语接龙

  • 1、1.恐惧。
  • 2、1.忧伤貌。
  • 3、1.忧伤;悲伤。
  • 4、1.《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郭象注:"夫死生犹寤寐耳,于理当寐,不愿人惊之,将化而死,亦宜无为怛之也。"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不要惊动他。后谓人死为"怛化"。
  • 5、1.忧伤貌。 2.惊惧貌。
  • 6、1.悲伤。
  • 7、1.犹怵惕,惊惧。 2.凄怆;悲伤。
  • 8、1.犹忐忑。
  • 9、1.悲伤。
  • 10、1.悲伤感叹。
  • 11、然失色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 12、大方①古时认为天圆地方,故以“大方”指大地:履大方。 ②大道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亦泛指见识广博的学者专家:贻笑大方。 ③气量大,对财物等不计较:出手大方。 ④举止自然,不拘谨,不做作:落落大方。 ⑤式样颜色不俗气、土气:款式大方。
  • 13、大枋1.大柄。枋﹐通"柄"。
  • 14、大防1.大堤。 2.谓重要的﹑原则性的界限。 3.山名。即大房山。参见"大房"。
  • 15、大房1.古代祭祀时盛牲畜的用具﹐通称俎。 2.唐世家大族各支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地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后世家族以大房称长房。 3.宋时称小偷聚集之处。 4.指比较大的房子。 5.山名。在河北省房山县西北。
  • 16、大舫1.并两船或数船而成的大船。
  • 17、大妃1.清代皇妃中地位在元妃之下﹐侧妃和庶妃之上者。
  • 18、大费1.巨大的耗费﹑损失。 2.大的费用。
  • 19、大分1.大体﹐大致。 2.大要。 3.名分;本分。多用于君臣之间。 4.大限;寿数。 5.情分。 6.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 20、大汾1.古九塞之一。
  • 21、大粪1.人的粪便。
  • 22、大风8以上的风。气象台站在预报天气时,为表明大风的强度,往往在大风前加上等级,如8级大风、10级大风等。其成因很多,如台风、气旋、寒潮、雷暴等来临时常伴有大风;气流经过狭窄地区,如高层建筑间,也可产生大风。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有很大影响。
  • 23、大封1.古军礼之一。指诸侯疆界有侵越﹐则以兵征定之。 2.指封赐众多的土地﹑田宅。 3.黄帝时人名。
  • 24、大冯1.见"大冯君"。

恻怛的相关查询

恻怛的意思解释、恻怛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