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án tǒnɡ  ]
  • ㄌ一ㄢˊ ㄊㄨㄥˇ
  • LP TMGK

连筒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连筒”。

⒉  以竹筒缚于水车,旋转而引水。

⒊  凿通大竹之节,使头尾相接而汲引泉水。

⒋  钓筒。系于钓绳上的浮筒。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连筩”。

⒉  以竹筒缚于水车,旋转而引水。

唐 杜甫 《春水》诗:“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仇兆鳌 注:“李实 曰:川 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故曰‘连筒灌小园’。若 夔州府 修水筒,则引山泉者。”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山水》:“石梁,俗呼双吊桶,在 剑池 上,寺僧汲水处也……连筩称深汲,惠泽遍下土。”

⒊  凿通大竹之节,使头尾相接而汲引泉水。

宋 苏轼 《独游富阳普照寺》诗:“连筒春水远,出谷晚鐘疎。”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八:“连筒,以竹通水也,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
元 黄镇成 《南山紫云山居》诗之三:“接板桥横涧,连筒水入厨。”

⒋  钓筒。系于钓绳上的浮筒。

宋 戴复古 《江滨晓步》诗:“求鱼看下连筒钓,乞火听敲隣舍门。”
清 彭孙贻 《和诸家烟雨楼诗》之四:“酒酣独抱渔竿卧,罢钓连筒捲落花。”
清 顾光 《冰鲜行》:“谁怜白小亦羣命,雪融冰结交连筩。”

连筒(lian tong)同音词

  • 1、莲铜[lián tónɡ ]

    1.即莲花漏。

  • 2、连通[lián tōnɡ ]

    接连而又相通:大海和大洋是~的│住宅区四周有道路~。也作联通。

  • 3、连同[lián tónɡ ]

    连;和:货物~清单一并送去│今天~去年下半年,他家共养猪一百五十多头。

  • 4、炼铜[liàn tónɡ ]

    1.精炼的铜。

连筒词语接龙

  • 1、1.见"筒中布"。
  • 2、1.一种引水灌田的机械设备。可利用水流冲击力﹐使挽水之筒次第随轮转动﹐转至高处时﹐筒内之水自动倾入特备的水槽内﹐流入农田。也称"天车"。
  • 3、1.竹席。
  • 4、1.一种捕鱼的用具。
  • 5、1.见"筒糉"。
  • 6、1. 用以卷绕纱线的一种圆柱形筒子,在一端或两端有边盘,轴芯有孔。
  • 7、1.植物名。桂的一种。
  • 8、1.首饰名。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佩戴的一种耳环。
  • 9、1.藏于竹筒内的暗箭。为袖箭之属﹐可以连发。
  • 10、从裤中裆部位至脚口的尺寸大小一样,形成筒状裤腿的西装裤。裤管宽松、挺直,给人以整齐、稳重的美感。多与西服、西式大衣配套穿用。老年、中年和青年皆宜。
  • 11、1.筒车取水所用的轮盘。
  • 12、1.见"筒糉"。
  • 13、1.裙身呈筒状的裙子﹐上﹑下部肥瘦略同﹐一般长不过膝部﹐没有褶子。
  • 14、1.古代捕鱼用具。
  • 15、1.半圆筒形的瓦。
  • 16、1.古时利用竹筒熏烤的一种烹调方法﹐也叫黄炙。
  • 17、1.竹筒。 2.犹鞭炮。
  • 18、1.竹筒状的器物。 2.未经缝制的皮毛上衣原料。
  • 19、1.亦称"筒米"。亦称"筒饭"。 2.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
  • 20、袖铠1.古代用以保护身体的一种战服。
  • 21、中布1.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
  • 22、竹布1.古代一种名贵细布名。
  • 23、子楼1. 中间是一条长长的通道、两旁是房间的楼房。多作宿舍用。
  • 24、子皮1.装订线装书册时﹐另用双叶有色纸加在书册前后以作保护﹐称为"筒子皮"。

连筒的相关查询

连筒的意思解释、连筒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