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虬兽”。
⒉ 即虬虎。唐人修史避唐高祖讳而改。
⒈ 亦作“虯兽”。即虬虎。 唐 人修史避 唐高祖 讳而改。按,《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作“虯虎”。参见“虬虎”。
引《晋书·文苑传·袁宏》:“虯兽虽惊,风云未和。”
1.希求出售。 2.指希图考中,取得功名。
1.秋季收获农作物。
1.犹首丘。相传狐死时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喻怀恋故乡。
1.古称部落或敌方的首领。
1.头发蓬乱,形同囚犯。 2.指不束发。
虬兽的意思解释、虬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