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ù shù  ]
  • ㄈㄨˋ ㄕㄨˋ
  • XS SKD

缚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裹扎。

⒉  捆绑。

⒊  约束。

引证解释

⒈  裹扎。

《六韬·武车士》:“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缚束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

⒉  捆绑。

《史记·酷吏列传》:“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 阎奉 以恶用矣。”
《汉书·张放传》:“白昼入乐府,攻射官寺,缚束长吏子弟。”
《后汉书·邓训传》:“羌 胡 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輒以刀自刺。 训 闻有困疾者,輒拘持缚束,不与刀刃,使医药疗之。”

⒊  约束。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况有官缚束,安能长顾私。”
清 王韬 《平贼议》:“即有一二狷洁自好贤豪自命者,亦止於上下缚束,无可措手。”

国语辞典

⒈  缚绑约束。

如:「为人做事,处处受人缚束,真不自由。」

解放

缚束(fu shu)同音词

  • 1、偪束[fù shù ]

    1.逼迫约束。

  • 2、扶疎[fú shū ]

    1.见"扶疏"。

  • 3、扶疏[fú shū ]

    〈书〉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枝叶~ㄧ花木~。

  • 4、扶踈[fú shū ]

    1.见"扶疏"。

  • 5、扶树[fú shù ]

    1.扶持培植。

  • 6、服输[fú shū ]

    同‘伏输’。

  • 7、荴蔬[fū shū ]

    1.扶疏。形容枝叶繁茂。亦泛言繁盛。

  • 8、枎疏[fú shū ]

    1.大树枝柯四布貌。

  • 9、敷疏[fū shū ]

    1.犹扶疏。繁茂分披貌。

  • 10、讣书[fù shū ]

    1.报丧的书信﹑文告。

缚束词语接龙

  • 1、1.亦作"束影"。 2.收束身影。指约束自己。
  • 2、1.见"束物"。
  • 3、1.诗文的结尾语句。
  • 4、1.捆苇杆为火把。
  • 5、1.扎火把。亦指举火把。 2.犹言一把火。
  • 6、1.谓生火。栝,拨火棍。
  • 7、1.汇聚起来的波浪。
  • 8、1.约束牵累。
  • 9、1.犹治理,整理。
  • 10、1.谓紧靠站立。
  • 11、1.联结。
  • 12、1.火把。
  • 13、1.编扎排列。
  • 14、1.狭窄的水流。
  • 15、1.拴住马。 2.驾御马。 3.包裹马足,以防滑跌。形容山路险隘难行。
  • 16、1.约束部队;治军。
  • 17、1.约束。
  • 18、1.捆绑关押。
  • 19、1.狭窄。
  • 20、1.犹威胁。
  • 21、1.收心。
  • 22、1.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 2.比喻男女成婚。 3.捆柴。
  • 23、1.扎裹胸部。 2.特指旧时年轻女子以布帛紧束胸部,使体型苗条。 3.指女子束胸之物。
  • 24、1.见"束修"。

缚束的相关查询

缚束的意思解释、缚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