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ònɡ jiàn  ]
  • ㄙㄨㄥˋ ㄐ一ㄢˋ
  • YCEH YSL

诵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诵读前代箴谏之语。

⒉  讽谏。

引证解释

⒈  诵读前代箴谏之语。

《国语·晋语六》:“吾闻古之言王者,政德既成,又听於民,於是乎,使工诵諫於朝。”
韦昭 注:“诵,诵读前世箴諫之语。”

⒉  讽谏。

唐 白行简 《振木铎赋》:“响不闻空,能同诽谤之木;听犹在耳,将陈诵諫之诗。”

诵谏(song jian)同音词

  • 1、娀简[sōnɡ jiǎn ]

    1.即简狄。旧传为有娀氏之女,帝喾之妃,殷始祖契之母。

  • 2、讼见[sònɡ jiàn ]

    1.谓为众人所见。讼﹐通"公"。

  • 3、讼件[sònɡ jiàn ]

    1.案件。

  • 4、耸肩[sǒnɡ jiān ]

    1.抬起肩膀。今多表示轻蔑﹑疑惑﹑惊讶等。

  • 5、竦肩[sǒnɡ jiān ]

    1.耸肩。表示震惊。竦﹐通"耸"。

  • 6、竦剑[sǒnɡ jiàn ]

    1.仗剑;持剑。

  • 7、竦健[sǒnɡ jiàn ]

    1.振奋强健。

  • 8、送检[sònɡ jiǎn ]

    1.送交有关方面检查。

  • 9、送饯[sònɡ jiàn ]

    1.饯送,饯行。

诵谏词语接龙

  • 1、1.向君主进谏的奏章。
  • 2、1.条陈得失的奏章。
  • 3、1.谏官官署。
  • 4、1.进谏游说。
  • 5、1.指谏官的职位。
  • 6、1.苦笋。
  • 7、1.犹谏垣。
  • 8、1.指御史。
  • 9、1.规劝训导。
  • 10、1.规劝的话。
  • 11、1.官名。谏议大夫。 2.谏诤。 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 12、1.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即“诤友”。
  • 13、1.亦作"谏喻"。 2.劝谏讽喻﹔劝谏晓喻。
  • 14、1.见"谏谕"。
  • 15、1.指谏官官署。
  • 16、1.谏官官署。
  • 17、1.御史台的别称。 2.谏官官署。宋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宋司马光有《谏院题名记》。
  • 18、1.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 19、1.规劝争辩。
  • 20、1.谏诤。争﹐通"诤"。
  • 21、1.谏诤﹔规劝。
  • 22、1.指御史台。
  • 23、1.谏书的草稿。
  • 24、1.直言规劝之臣。 2.掌谏诤的官员。

诵谏的相关查询

诵谏的意思解释、诵谏的拼音怎么读?